10月22日,由浙江省交通集團主辦、三一重工協辦的“創新引領,智養未來——營運高速路面無人智能化集群施工現場會”在黃衢南高速衢州段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相關領導、行業權威專家及路機用戶共30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據悉,這是全球首次在“已營運”的高速公路上進行的無人智能化集群施工,是迄今全球“規模最大”的路機無人機群施工,也是國內路面養護領域的首次無人施工應用,意義非凡。
“這就是未來”
黃衢南高速于2011年通車,貫通南北、輻射四方,是國家規劃北京至臺北G3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浙江省交通規劃“二縱二橫十八連”的最關鍵“一連”,助力長三角、海西兩大經濟區一路通達。
10月22日,就在這條“車水馬龍”的交通要道上,三一無人裝備上演一場極具“視覺震撼”的施工大秀。
現場,由2臺三一高等級攤鋪機,和5臺雙鋼輪壓路機、輪胎壓路機組成機群錯位搭配,聯合進行攤壓作業。其中,2臺初壓壓路機緊隨攤鋪機行進,另3臺膠輪壓路機、雙鋼輪負責區域復壓、終壓施工。
駕駛室內,均空無一人。
各產品按已設定好的攤鋪速度、運行軌跡、碾壓速度、碾壓遍數、搭接寬度等參數精準作業,各司其職。
同時,通過3D找平系統、紅外溫度監控系統等,這些無人設備根據實時采集路面厚度、溫度等參數,按算法最優施工,完全規避了傳統打樁、拉鋼線和平衡梁等人工作業可能導致的質量問題。
視覺效果滿分,施工效果也是滿分。
經現場行業專家鑒定,由三一無人集群養護施工的路面“路表光潔、無色差,材料離析控制優異”,達到一級標準。嘉賓們也一致認為。“施工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卻提高了。”
“無人設備可以不知疲倦地連續高精度作業,機手無需再冒著高溫瀝青輻射的熱浪出工,還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作業事故發生”。來自路面機械網的專業記者鄒榮輝由衷感慨:“這就是未來!”
“有人就停車,人走后繼續干活”
三一路機研究院院長劉秋寶介紹:“此次黃衢南高速施工,是行業首次在真實工況下的無人駕駛施工,標志著三一重工的無人駕駛技術全面成熟。”
據悉,三一路機無人機群采用了自動駕駛技術、3D自動攤鋪技術、智能壓實技術和可視化技術等智能技術,由北斗衛星的定位導航,全流程數據協同,車輛運行精度在5cm以內,施工平整精度實現毫米級,大大提升路面平整度。
同時,無人駕駛生產的數據可自動采集并上傳云端,為施工工藝改進和未來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提供數據根基。
值得注意的是,產品搭載了多重安全系統,設置了電子安全圍欄,超出圍欄自動即停車報警,前方出現障礙主動減速或停車,實現智能防撞,始終保持安全運行距離。
“設備2米左右有人時,它都會自動感應并減速停車,人離開后又繼續自動運行、干活。” 劉秋寶介紹,“無論施工效率,還是安全性能,都是業界一流。”
當之無愧的先行者
浙江地處“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交匯點、長三角金南翼,一直以來,其高速公路建設及養護以“全國最嚴標準”著稱。自2019年入選“交通強國”首批試點后,浙江省全面謀劃提升交通智能化水平,大力提升運輸服務品質。
今年7月初,浙江交通集團到訪三一重工,全面考察三一路面成套裝備的智能化、無人化情況,其中重點考察了三一無人攤壓協同機群的施工案例。
三一產品往過的優秀表現備受肯定,隨后,三一無人路機被指定為黃衢南高速的專用養護設備。這首批7臺成套設備按期交付,并立即被投入到實用中。
黃衢南高速養護項目負責人表示,經過幾個月的檢驗,三一無人駕駛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和高效率完全“超乎預期”。
實際上,早在2018年,三一路機就推出了無人駕駛單鋼輪壓路機,開啟行業“無人化”的新篇章。
2019年12月,三一無人駕駛攤鋪機與無人駕駛壓路機組成機隊,在上海完成首次施工試運行,標志著行業邁入“無人2.0”時代。
今年8月,三一智能路面成套攤壓設備在江蘇溧高高速施工,實現國產智能設備首次進入高等級公路的壯舉。
如今,這些由三一重工自主研發的無人路面裝備,已經在大渡河長河壩水電站高壩、雄安新區以及山東G105京奧線等國家工程建設高效作業,備受業主和施工單位的認可。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