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國際化插上騰飛的翅膀
改革開放給柳工注入了新的活力。柳工的領導團隊以超前的意識、獨特的視角,敏銳的國際眼光,與國際知名企業進行了積極、廣泛的戰略合作。1987年,柳工與美國卡特比勒公司開始長達八年的技術引進合作,拉開了柳工吸收學習國際新技術、追趕“世界巨人”的國際化序幕。1995年,柳工與德國ZF公司建立了橋箱合資公司,如今,柳工與ZF合資生產的高品質橋箱已經成為國內高端產品和中國工程機械產品走向世界的最佳選擇。通過與國際企業的合作,使企業的管理理念與國際企業全面接軌。
面對經濟全球化到來的市場機遇,柳工的領導者以國際事業審視著工程機械的發展趨勢,尋找新的突破。2002年柳工的領導者提出了“開放的、國際化柳工”的宏偉目標,從此,柳工的發展進入了一個與國際巨人同臺競爭、在全球馳騁的新時代!
目前,柳工除擁有全球一級經銷商90多家,還建立了北美公司、拉美公司、澳洲公司、印度公司,正在新建歐洲公司和俄羅斯公司。海外分公司的成立,為更快速地服務客戶和經銷商提供了保證。2009年以來,柳工拉美公司在市場環境極為不利的情況下,銷量卻實現了50%的增長,其它幾家分公司業務也均呈增長之勢。2009年7月份,柳工的第一家海外制造工廠在印度投產開業,并實現了產品裝配下線,標志著柳工國際化又進入了海外制造新階段。柳工國際營銷水平的提升和當地化制造,為柳工國際化進程插上了騰飛的雙翼。
2009年,在國際工程機械市場飽受金融危機重創,市場需求遭遇歷史低谷,國內同行廠家整體出口大幅下降,其中,裝載機行業出口下降了43.6%,挖掘機降幅約70%,在這場狂風暴雨中,柳工堅持國際化的營銷理念,始終持續推進網絡建設、品牌建設、優質服務,降幅遠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其中柳工壓路機出口逆勢增長40%,創歷史新高,位居行業第二。在市場蕭條之時,柳工的經銷商沒有一家離開柳工,同時還新增了加拿大、蘇丹等一批經銷商。
實踐證明,柳工經歷風雨,國際營銷更加成熟穩健,金融危機并未使致力于打造國際領先工程機械企業的柳工放慢腳步,而是加速全球布局,從經銷網絡建設逐步向區域化管理發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