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召開的中國兩會吸引著全國,以及世界的目光,放眼全局、謀劃開局,全國兩會擘畫開啟新征程的施工圖。
而在本次兩會期間,新華社發布的一篇《“我帶照片上兩會”|挖礦搬磚,這里的推土機、挖掘機能遠程操作!》刷屏了,來自江銅集團的人大代表帶著兩張照片上兩會,瀏覽量超過了108萬。
而其中那張新照片上,工人們利用5G、虛擬現實等技術操作機械挖礦,正是山推研制并成功在江銅集團應用的520馬力5G遠程遙控推土機,這是全球第一臺真正投入礦山應用的遙控無人推土機。
兩會期間,中國新聞報也就山推智能化破局進行了整版專題報道。
山推領跑5G、智能制造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大幕的徐徐拉開,以智能化為靈魂、以互聯為核心特征的“工業4.0”,正在全球掀起一場制造革命與產業升級的巨變。
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著重點提出制造業升級,智能制造領域的布局,同時5G網絡應用,工業互聯網建設也被重點提及。
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國家大型一類骨干企業,山推早在多年前便開始積極擁抱挑戰,圍繞“數控”和“智能”,突出“智慧”概念,將數字技術融入到新產品導入、研發與制造環節,加快產品智能化進程。依托山東重工集團大平臺,山推攬獲集團黃金產業鏈優勢資源,并深度挖掘智能制造的關鍵點,不斷推動產線升級,生產線的自動化率、生產效率,均大幅提升,走出了一條獨屬于“山推”的智能制造之路。
2019年,是山推5G遙控推土機的交付元年。彼時,在世界VR產業博覽會上,山推智能化無人推土機甫一亮相,便被對設備要求極高,正在打造“智慧礦山”的江銅集團一眼相中,旋即更是投入到礦山開采中。
作為中國日產量最高的銅礦之一,山推5G遠程遙控推土機所處的工況,堪稱艱難——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2個小時,處理的物料都是密度頗大的銅礦石。
但即便如此,山推遙控推土機依然成功完成任務。高臨場感的仿真操控系統,讓操作者即便遠離施工現場千里之外,也能夠享受駕駛推土機“開山平地”的樂趣,依舊能夠擁有身臨其境的“駕駛感”。與此同時,智能控制系統能夠讓設備“自主地發現危險情況”,并付諸相應措施。
作為2019年版本產品的升級版,2020年11月下線的山推無人駕駛DH17-C2U推土機,更是身懷過人絕技。身貼“徹底無人化駕駛”標簽的DH17-C2U可以實現自動施工,能夠通過網絡平臺完成作業路徑自動推演,針對不同工況自動匹配施工工法,同時支持施工數據導入作業,具備環境自動感知及自動避障等功能。“簡直就像科幻片里的情節。”到場用戶無不驚詫。
從第一代800米遙控推土機到最新的5G無人駕駛推土機,山推智能推土機產品歷經了大大小小十幾次改進,經歷了幾萬小時的使用測試,實現了軟件運行穩定,人機交互順暢,施工現場安全高效等提升,憑借這些,山推正在“推動中國工程機械產業智能化升級”的道路上大步開進。
碳達峰、碳中和,引領綠色轉型
除了5G、智能制造,《政府工作報告》中,著重提出了碳達峰、碳中和,要求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5%、18%。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2021年的重點任務之一。
碳達峰表面上是約束碳排放強度問題,而本質是能源轉型和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事關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而工程機械一直都是污染物排放領域不可忽略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源之一。同時,在一些特殊的作業環境下,如封閉的隧道、高原環境、市區作業、礦山作業,傳統工程機械依然存在較多問題。
山推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布局電動零排放推土機的研制。2020年11月推出了全球首臺純電推土機——山推SD17E-X推土機,實現了設備端“零”排放,綠色動力,節能環保。除了噪音小、零排放等眾所周知的優點外,在用戶最為關注的“續航時間”、“作業效率”上,SD17E-X表現依然出色。提升10%的作業效率,重載工況4-5小時、中輕載6-8小時的工作時長,山推“黑科技”的實力,一目了然。
智能制造時代,不僅要拼產品馬力,拼產能,拼銷售,更要拼“先進的體系”。循著這個方向,山推在數字化建設上持續加速推進。從工業革命4.0最初導入中國至今,山推已經在各個板塊、業務系統上完成了從0到1的徹底的信息化,讓企業管理效能獲得了史無前例的突破;而以此為基礎,山推的營銷、服務亦全幅提升,經營質量全面改善。
“得智能化產品者,得未來。”對于過去數年來在此綿密的行動與布局,山推總經理張民這樣說道;顯然,在奔涌而來的智能化浪潮下,山推篤定不僅要做那個站在潮頭的人,更要再度趁勢而起,用傳承和創新再寫輝煌。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