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連國際軸承巨頭NSK自己也沒想到,在進入中國市場后的幾年里,它一直稱霸的摩托車高端軸承竟會受到如此大的沖擊,而這位能與之抗衡后來又占有絕對優勢的公司居然是中國本土的一家小企業。當NSK選擇退出這塊市場的時候,很多人都想知道,這家逼退NSK的中國公司是怎么做到的呢?
譚紅略帶自豪的笑著。2009年是譚紅空降重慶長江軸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軸)的第五年,按照他上任長軸總經理時的計劃,長軸會在三年內產值翻番,如今,他早已輕松完成了當初定下的指標。而2009年7.1億元的銷售收入讓一向低調的長軸頻繁映入公眾的視線,這倒不是因為7.1億元是多么大的數字,而是對于一個曾經是專業生產摩托車軸承的企業來說,這7.1億元中,后起的汽車軸承份額已經遠遠大過原有的摩托車軸承,而這一過程僅用了五年。
要說長江軸承找到了合適的增長機會不假,但對于傳統產品的控制力,長軸在業內更是有口皆碑的。目前國內前十大摩托車生產廠商的高端曲軸軸承幾乎都被長江軸承所壟斷,而就在十幾年前,這類產品被國外的巨頭牢牢把持著。說到長軸怎么替代了進口,那還要從長軸的起源說起。
長江軸承的起源
在長江軸承的歷史上,有一個人的名字至關重要,他叫周剛,長江軸承的第一任總經理。
周剛是一位港商,由于父輩曾在洛陽從事軸承相關的工作,自己也算是近水樓臺,在香港成立了銷售軸承的公司,一般做一些進出口貿易。1990年,在一次對日本軸承企業的參觀后,周剛感觸頗多,看到日本軸承企業的現代化流水線,結合當時日本軸承在市場上的地位,周剛竟有了心酸的感覺,“國內什么時候才能有這么好的軸承企業呢?”而一次偶然的機會,周剛認識了重慶軸承工業公司的老板,當他們交換了想法之后,驚奇的發現兩個人的想法實際上不謀而合,于是,1992年,他們拉上另外一個股東就在重慶軸承工業公司的所在地重慶,出資幾百萬成立了一家企業,長江軸承就這樣誕生了。
當時組建長軸的多位高層都是從母公司過來的精英:瞿克民和閆滿章是長江軸承初期的常務副總,他們兩個不僅是技術好手,更是管理干將。這三個人所組成的第一屆領導班子對長江軸承的影響可謂深遠。由于不能和母公司的軸承業務有沖突,長軸決定進入的是深溝球軸承。對于深溝球軸承的研發并不是難題,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那股火熱的下海風潮里,怎樣把握市場方向才是重中之重。
長軸最開始將產品定位在了電機軸承上,那個年代,電機軸承也是很熱門。不過,因為國內從事電機軸承的生產企業太多了,使得剛起步的長軸競爭的很吃力。見電機軸承形勢并不好,長軸趕快做市場分析,繼而決定生產摩托車用的曲軸軸承。
可能是一種巧合,長軸的誕生幾乎和國內摩托車行業的起步同步,在看到摩托車的發展勢頭后,長軸馬上決定進入摩托車配套領域。這一決定幾乎成就了幾個創始人的初衷——替代進口軸承。
在整個90年代,國內摩托車曲軸軸承主要依靠進口日本NSK等品牌為主,而國內尚無可以抗衡的民族品牌。隨著我國摩托車產量的爆發式增長,以及各主機廠競爭的加劇,關鍵零部件的進口就成了發展的制約,降低成本都被主機廠提上日程。當時NSK的曲軸軸承價格高,供貨時間又長,國內主機廠是敢怒不敢言,只能叫苦連連。
由于長軸地處重慶——這個有著力帆、宗申、隆鑫、嘉陵等一系列摩企的城市,發展摩托車軸承真可謂近水樓臺。在看到曲軸軸承產品這樣需要替代進口的形勢下,長軸決定,就啃這塊難啃的骨頭了。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能夠有這樣膽識的企業不多,面對國際巨頭的壟斷,一個“乳臭未干”的毛孩子想沖擊它的市場?很多人不能理解,也不敢相信,而長軸確實做出樣子來了。
籌建初期,長軸決定引進國際先進的生產設備,因為設備的精度以及工藝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質量,面對當時昂貴的進口設備,長軸咬緊牙關也買了。買回的進口設備多是鍛加工等工藝保障的設備,長軸的技術人員通過流程安排,將國產設備同進口設備對接,成為了國內第一批擁有軸承進口自動化生產線的企業。由于高端設備的投入,再通過廠里眾多的技術骨干一起攻關,第一批曲軸軸承產品終于在大家期待中下線了。
從能夠生產這種產品到在這類產品中做到老大的位置,絕不是一蹴而就的,用譚紅的話講,我們的銷售人員都要懂技術,最初他們背著我們廠的軸承到各大摩企去試驗,同進口軸承反復的做著測試和比對,哪方面不足反饋回來我們再改進。因為這種關鍵部件對最終產品的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摩企雖然有國產化的需要,但也不敢輕易的替換,在幾十次的相互溝通和反復測試后,終于有一個摩企開始小規模使用我們的產品,慢慢這個市場才打開了。
在共同經歷了我國摩托車從青澀到成熟的發展階段后,長軸僅依靠摩托車曲軸軸承產品就實現了穩步增長,從1995年的零套一直到1999年銷售突破1200萬套,主營業務實現銷售收入近9000萬元,搭乘摩托車的東風,長軸也漸漸有了規模。
雖然在摩托車曲軸軸承產品上已經有所作為,但這塊市場也是國內很多民營企業覬覦的領域,利潤也慢慢被攤薄。長江軸承想要在摩托車曲軸軸承上立于不敗之地,一定要靠一些過硬的技術和規模生產,于是,在對所有曲軸軸承產品附加值進行分析后,長軸選擇主攻高難度高附加值的產品,這讓長軸掌握了更多主動權。同NSK進口軸承相比,長江的軸承已經破解了它在摩托車曲軸軸承上的奧秘,也正因為長江軸承有著絕對的成本優勢,使它在摩企的份額中越來越大,直至NSK宣布退出中國摩托車曲軸軸承市場,長江軸承在2004年正式以年產2200萬套問鼎摩托車曲軸軸承市場,真正成為逼退NSK后的一枝獨秀。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