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重科作為國內混凝土機械龍頭制造企業、國家混凝土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托企業、混凝土機械國家工業產品生態設計試點企業,率先突破行業技術,并打破了中國及全球多項記錄。中聯重科始終秉承專業化發展道路,以高新技術為核心競爭力,科學發展、自主創新,研發了一系列廣受市場歡迎的混凝土泵車,近三年銷量保持全球“數一數二”,長臂架泵車銷量更是穩坐行業頭把交椅。
底蘊深厚 泵送機械開創者
與時俱進,勇當探路先鋒。1972年,中聯重科的前身——建設部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與沈陽振動器廠聯合研制出國內首臺機械式混凝土輸送泵HB8型混凝土輸送泵,拉開了中國混凝土機械設備自主研發的序幕,也由此奠定了中聯重科在混凝土輸送泵領域內的領先地位。可以說是我國混凝土機械技術集大成者,是我國混凝土機械產品的搖籃。而2008年收購的意大利CIFA公司,更是早在1968年研制了全球第一臺泵車。2009年“國家混凝土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戶中聯重科,標志著泵車的研發從關鍵零部件、核心系統頂級的設計和驗證手段都將依托于混凝土機械領域唯一的一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品質一流 產品線豐富
厚積薄發,產品為王。秉承將產品性能、品質做到極致的產品設計理念,使中聯重科迅速成長為全球工程機械的排頭兵。目前,中聯重科已推出涵蓋38米至101米不同米段、適用于不同工況的混凝土泵車。2012年推出的全球最長101米碳纖維臂架泵車,坐擁120項專利,匯集所有高端泵車技術,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澆筑高度可達100米以上,覆蓋2萬平方米的面積。而56米高精高效4.0泵車摘得2017年首屆“湖南省產品創新獎”,并在2017年建軍90周年朱日和大閱兵上大顯身手,市場占有率在同類型產品中全球領先。2018年3月又推出38米高精高效泵車,該款產品靈活便捷、易維護、操作簡便,一經推出,便受到市場廣泛關注。
自2015年中聯重科實施“產品4.0”戰略以來,中聯重科已生產下線了38米、40米、43米、47米、49米、50米、52米、56米、59米、60米、62米、63米、67米等13個米段、二橋到五橋4個橋式的4.0產品,這些4.0產品兼具經濟節能、易維護、適應復雜料況、智能等優勢。
中聯重科泵車以高品質、高配置著稱。如底盤均是選擇歷史悠久,技術雄厚,市場保有量高的國內外最知名品牌,從全球最高端,享有“公路之王”之稱的斯堪尼亞,到德國品質杰出代表,全球銷量最佳的奔馳,再到融合國際先進技術,國內市場絕對領先的解放、重汽底盤,可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
踐行“本土化”,闊步于全球
堅持本土化發展,是中聯重科立足海外的一個縮影。“中聯重科通過在北美和歐洲等地設計研發中心,提升全球高端研發資源的協同和整合能力,并完成相關人才的儲備。”中聯重科相關負責人提到,除了人才,通過并購等資本手段,完成對行業技術領先、市場領先、產品領先的企業并購,以資本為先導切入高端市場。
近年來,中聯重科收購了德國多家行業領先企業,通過“包容、共享”等理念,保留品牌和優秀經理人團隊,本土化的經營高端市場。實現公司在文化和市場上的跨越,也獲取了國際化管理經驗和市場人才儲備。
另外,重新整合全球研發資源。以中聯重科歐洲和北美研發基地為基礎,通過加大對產業科技的投入及全球領先高端研發資源整合和人才的培養。通過全球合作,聯合開發適合高端市場的技術和產品,服務全球市場。
目前中聯重科海外業務已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品遠銷中東、南美、非洲、東南亞、俄羅斯,以及歐美、澳大利亞等高端市場。已在東亞、東南亞、歐洲等多個地區建立子公司,在“一帶一路”沿線,打造了9個生產基地、20個貿易平臺、10個備件中心庫,產品覆蓋沿線31個國家。
近年來,中聯重科持續的創新能力不僅讓企業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也為行業技術水平的提高、產業結構的調整提供了成功經驗。憑借著先進的研發理念、雄厚的技術實力、高端的產品配置、先進的管理體系,中聯重科泵車累計銷量全球數一數二,成為引領民族品牌發展之先導、鑄就民族品牌輝煌之夢!
藍圖已繪就,奮斗正當時。行業專家表示:“‘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將是我國混凝土機械行業智能制造的關鍵時期,作為混凝土泵車全球領軍品牌,中聯重科必將引領行業發展新方向。”對此,中聯重科也將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勇于開拓創新,智造極致的產品,打造卓越的國際競爭力,為“中國制造”逐鹿全球作出更大貢獻,為推動中國混凝土機械行業高質量發展和制造強國建設而不懈努力!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