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中國昆山,“中國力量 世界冠軍”三一挖掘機全球銷量登頂慶功晚會隆重舉行。根據全球權威調研機構Off-Highway Research數據,2020年,三一共銷售98705臺挖掘機,占據全球挖掘機市場15%的份額,奪得全球銷冠!
掌聲,鮮花,歡笑,淚水!
百年大變局,一部崛起史。產業報國十八載,終圓一個冠軍夢!三一歷時十八年的奮斗史已經證明:中國人能造出世界上最好的挖掘機!
“連國外二手機都賣不過”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
上個世紀60年代,中國開始了挖掘機的自主研發,與日本幾乎同時起步,但由于基礎工業薄弱,產業發展始終屈居人后。
改革開放以后,全國開始大規模工程建設、移山填海、造路建樓,各地都需要大量的機械設備。遺憾的是,國產機完全跟不上,這為外資品牌搶灘中國提供了土壤。
圖丨1969年國慶20周年,由合肥礦山機器廠生產的輪式鋼繩提拉挖掘機
毫不夸張地說,與外資品牌相比,當時的國產機就仿佛“工業垃圾”一般,無論技術、工藝、性能、質量均全面落后,就連“無發票、無說明書、無售后”的國外二手機都賣不過。
湖南中旺營銷總監王廣回憶道,當時誰若買了國產機,就會被認為是不懂行,往往也很難接到活。
產業生態就是這么殘酷。
東南地區的某經銷商,一年可以賣到幾百臺國外二手機,而國產機連10臺都不到。
國產品牌低迷慘淡的情況持續多年,直到2000年前后,外資品牌仍然長期占領中國挖掘機市場90%以上份額。據統計,2000年,本土品牌銷量僅502臺,只占市場總量的5%。在經濟發達、競爭激烈的廣東等地區,國產挖掘機的銷售幾乎為零。
彼時,廣袤龐大的中國市場,目力所及都是發達國家品牌的挖掘機,沒有國產品牌的立足之處。讓人唏噓。
在一片低迷暗淡中,能否擁有強大的挖掘機制造企業,已經成為關乎一個民族工業制造的宏大問題。
圖丨梁穩根等三一創始人
21世紀初,三一混凝土機械領域的發展勢如破竹,將民族品牌旗幟插遍中國乃至全球市場。
但毫無疑問,挖掘機才是工程機械行業“皇冠上的明珠”,對于立志成為全球行業領軍企業的三一來說,對于以“產業報國”作為創業初心的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來說,如此孱弱的民族挖掘機產業如鯁在喉。
在討論是否進入挖掘機領域的內部會議上,梁穩根旗幟鮮明地指出,作為一家工程機械企業,三一一定要生產出世界上最好的挖掘機,提升中國制造的世界形象!
中國的強大,離不開民族工業的強大;中華民族的復興,民族品牌的復興也一定不能缺席。肩負“振興民族挖掘機產業”使命的三一,再一次勇敢地拉開了逐鹿全球的歷史大幕。
“不為利潤,這是我們的使命”
圖丨三一集團年度經營工作會議
多年之后,如果回顧三一作為一個企業在新世紀前后的這一次投資方向,會發現這個門檻是一個年輕的民族企業在“利潤”與“百年”之間做選擇的一個關鍵點。
但以當時三一的實力,能做出高品質的挖掘機嗎?對于這個問題,幾乎所有人都會發出質疑,甚至還會夾雜著嘲笑。
在新世紀左右,三一剛剛在省城長沙站穩腳跟,銷售額也才邁過十億門檻,進入陌生的挖掘機領域,誰都沒有十足把握。而與此同時,外資品牌極其重視中國這個新興市場,紛紛在華設立生產工廠,甚至把研發、銷售機構都搬了過來。三一要直接面對的,都是深耕全球市場數十年的強者。
在外人看來,一家小小的民營企業,既“玩不起”又“玩不過”,還妄想扛起民族挖掘機領軍的旗幟,真是“不自量力”。
圖丨2006年,梁穩根、唐修國、向文波等現場規劃昆山產業園建設
2003年,三一重機有限公司成立,在質疑與嘲笑聲中,三一的挖掘機之路已經踏上了征程。
一開始,研發部門采取試制拖泵的路徑,簡單組裝了十幾臺試驗機,無一成功。三一重機第一任總經理代睛華清晰記得,這一批試驗機的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只有8個多小時,也就是新機器出廠工作一個班,就要出故障。
質量是三一價值和尊嚴的起點,是唯一不可妥協的原則。對三一而言,產品質量不行,就沒有任何回旋余地,必須推倒重來,走自主創新的路,走最難的路!
“技術差距太大,痛苦;供應鏈不穩定,痛苦;意見不統一,痛苦!”在無數個痛苦中,挖掘機團隊以一往無前的魄力,進行了艱苦的創業,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
當時,僅一個電控系統程序的編寫,項目團隊就要攻關幾個月。為了解決基礎配套的問題,代晴華四處奔走,花了一年多時間,把國內外零部件供應商都走了一遍。
“剛剛成立時,一切都不成熟,沒人沒設備沒工具,什么都缺?!爆F在已經是小挖公司副總經理的富田浩司回憶道。為了項目盡快上馬,項目人員一張一張圖紙地畫,一個客戶一個客戶地交談,一個工位一個工位地解決問題。
盡管多年沒有回報,在2004年甚至一度耗盡了集團的現金流,但梁穩根領導的董事會卻不遺余力呵護著這個國人的挖機夢。
集團內部也曾有過“虧損嚴重的挖掘機項目下馬”的聲音。但董事長梁穩根的態度非常堅決:“一定要堅定不移地把挖掘機做上去!不是為利潤,這是我們的使命!”
這句話,直到今天,依然在三一人心間閃亮。
“小小民企來到舞臺中央”
晝夜不舍的艱苦攻關,終于迎來了激動人心的時刻。不久,三一第一款“履帶式液壓挖掘機”誕生。這是中國工業發展史上由民營企業研制的第一款履帶式液壓挖掘機。它的初次露面,引起了整個行業的轟動。
很快,在三一重機時任董事長梁林河的積極協調下,這批新產品在海南三亞獲得了寶貴的試用機會,宣告項目終于走下了圖紙,走向實戰階段。
當時,梁穩根把董事會成員都帶到了三一挖掘機海南作業的工地。“現場非常壯觀。”到過現場的袁金華說:“一片鮮紅的三一挖掘機,十幾臺圍著山體擺著一列,發動機轟鳴,大臂你起我伏。當時我想,我們十多年的奮斗,不就是為了這樣的景象嗎?”
圖丨三一自主研發成功的第一款履帶式液壓挖掘機
制造車間,機器飛速運轉,人人都鉚足了勁。北京奧運、上海世博、青藏鐵路、南水北調……大中國各地火熱的建設浪潮,在呼喚三一挖掘機盡快下線。
2004年底,三一“雙比例閥、全電子負流量”挖掘機上市。這是三一挖掘機穩步發展的開端,技術性能從邊緣走向中心,銷售業務空前擴張。
2005年,三一挖掘機銷售突破500臺;
2006年銷售800臺,在唐修國的“三顧茅廬”下,俞宏福以“挖掘機專家”的身份加盟三一集團。同年,三一重機事業部整體搬遷昆山,進入行業產業鏈的中心。
宋中軍是當年第一批搬遷人員,如今回憶,他還是不甚唏噓:“當時的昆山產業園,茅草比人高,蚊子比人多,周邊的路還沒修,要進廠房,先得在黃泥河臟水中搭路?!?/p>
但在這么艱苦的環境中,這一年,三一挖掘機進行了38項技術改善,160項細節優化,并完成整體生產線的流水化升級,產品的智能控制、省油、高效優勢逐漸顯現。
2007年銷售1600臺,跨過了“盈虧線”、“生死線”,當年下半年,時任重機營銷負責人向儒安牽頭完成了營銷改制工作,由直銷改成代理商,激發市場無限活力。
自此,三一整個挖掘機體系已經具備了所有先進的基因,做好了“沖擊第一,收復失地”的準備。
圖丨2009年,三一挖掘機累計銷量突破10000臺
連年翻番!
2008年銷售3219臺,自主研發出中國第一臺“200噸級液壓履帶式挖掘機”和中國第一臺“正流量液壓挖掘機”,填補國內空白。
2009年銷量突破6000臺,在國內市場一舉超越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制造商,讓中國企業看到了戰勝外資品牌不是“妄想”。
2010年銷量12000臺,首屆“服務萬里行”啟程,“服務第一品牌”的金字招牌開始樹立。
圖丨三一200噸液壓挖掘機參加上海寶馬展引發轟動
星火燎原!
2011年,三一重機完成行業創舉,以全年20614臺銷量,國內市場占有率12.3%的成績,超越所有外資品牌,成為行業第一,極大地提升了民族挖掘機事業的士氣。
同年,國內挖掘機最大生產基地——三一臨港產業園建成,年產能提升至4萬臺,產業布局瞄準全球市場。
到了2012年,三一挖掘機市場占有率已提升至18%,在國內進一步拉開與外資品牌的差距同時,海外出口超過了2000臺,打響了國際化第一槍!
當年年底,中國質量協會公布調查結果,三一小挖平均無故障時間高達1048.35小時,成為行業品質第一。得知此事,一心想要“品質改變世界”的梁穩根激動不已。
圖丨三一重機所獲的部分榮譽證書
也正是在三一的帶領下,民族挖掘機迅速崛起,市場份額從2000年的5%,上升到2013年的42.2%,呈現出與外資品牌分庭抗禮之勢。
那一年,日本《日經新聞》、《產經新聞》報道了日企丟失中國市場第一地位的新聞。英國雜志《經濟學人》也發表了題為《挖掘勝利》的文章。文章承認,中國生產的頂級施工設備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一直持懷疑態度的人也終于信服了。
曾經被高高在上的外資品牌擠壓在市場底層的小小民企,一躍來到了工程機械舞臺的中央,它正代表著中國新興本土品牌的力量,向世界展示“中國制造”的尊嚴和實力。
“中國人能造世界上最好的挖掘機”
圖丨2011年建成投產的三一臨港產業園
夢想不止于此,奇跡仍在延續。
三一的長期目標不是在中國成為第一,也不是要在中國市場與其他國產品牌一爭高下,而是希望與國內企業一起,實現國產挖掘機的崛起。為中國貢獻一個世界級品牌,這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幾代人的夢想。
2012年,已任三一重機董事長兼總經理的俞宏福早已將目光瞄準了世界第一:“我們的夢想是做世界上最好的挖掘機,為民族品牌做點貢獻,過程會很難,但我們有信心。”
也許,正因為全體三一人身上流淌的是這樣一種血液,所以驅動三一的事業一步又一步走向了勝利。
圖丨經過數字化升級,三一重機建成中國最先進的流水線
2012至2016年,長達5年的行業深度調整期。
相比最高峰,整個行業規??s水近70%,這種斷崖式的下滑,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講,都是一場災難。
但面對危機,真正偉大的企業也能把不確定轉化為各種機會。“當大家失去信心,很多人從這個行業退出的時候,實際上我們的信心是最足的”。俞宏福表示。
即使在最為艱難的日子里,有一個聲音,始終在耳邊回蕩——“品質改變世界!三一要造世界上最好的挖掘機,要徹底改變世界對‘中國制造’的印象!”
轉型升級,海外開拓,自主創新,優化渠道,提升服務……這五年,三一人爭時間,爭效率,爭質量,爭創新!
在城市、在農村、在工廠、在礦山,曾經全是進口設備的山河角落,越來越多、越來越先進的三一挖掘機揮舞大臂,成為自主品牌崛起最清晰的印證。
圖丨OFF-HIGHWAY發布的2020年挖掘機全球銷售數據
當行業迎來復蘇,人們歡欣地看到,行業格局已發生深刻變化,三一不僅堅持下來了,而且愈發強大。
2017年,三一挖掘機銷售2.8萬臺,國內市場份額達到20.1%,超行業二三名之和;
2018年,三一挖掘機銷售4.9萬臺,全球第四,不僅大中小領域實現全機型替代,在挖掘機核心控制器、泵閥馬達、回轉支承、減速機、四輪一帶等關重件領域也不再受制于人;
2019年,三一挖掘機銷售6.2萬臺,全球第二,成功推出全球第一臺5G挖掘機,并率先啟動多座“燈塔工廠”改造,全面領跑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的新賽道;
2020年,三一挖掘機完成了驚世一躍——全球總銷售達到9.8萬臺,全球累計銷量突破33萬臺,首次成為全球年度銷量第一,摘得工程機械全球桂冠!
從追趕者到超越者!夢想、情懷、戰略、信念、勇氣……無一不是摘取“皇冠”的支撐,無一不是三一巨變的引擎。
從一個笑話到一個神話!今天,歷史已經證明,三一已經證明:中國人能造出世界上最好的挖掘機!
圖丨投產在即的三一重慶產業園設計圖
5月31日,在三一挖掘機“全球銷冠”的慶功會上,不少行業功勛、三一員工及合作伙伴淚灑會場。十八年艱苦曲折的攻關道路,如果不是三一人近乎偏執的堅持,夢想或許早已夭折。
在前不久的三一節表彰會上,梁穩根曾言道:“我們在外資品牌壟斷的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成為了第一,做到了其他中國企業‘想做卻做不到’的事情。”
圓夢時刻,但夢想絕不止步!
正如向文波所說,“這是值得紀念的時刻,但還不是值得驕傲的時刻。成為全球銷售冠軍,不是三一的終極目標,三一致力于成為一家偉大的企業,成為一個世界級的品牌。”
習近平總書記也曾說:“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我們要增強使命感,把創新作為最大政策,奮起直追、迎頭趕上?!?/p>
而在建黨百年之際,新科世界冠軍三一在重慶的智能制造基地即將投產。全新的三一重慶產業園,將以1500畝的寬廣腹地,年產40000臺智能挖掘機的先進產能,助力“世界挖掘王者”在更廣闊的天空展翅翱翔。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夢想因堅持而美麗。
十八年前,當一面“大干3個月,完成500臺”的巨大橫幅掛在破舊的生產車間時,有誰曾想:今天的三一,將為中國又拿下一塊“世界金牌”。
創建一流企業
造就一流人才
做出一流貢獻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