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機械之都”長沙,中聯重科是一家“老資格”企業,它的前身是原建設部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在數字化浪潮下,它又是一個勇于嘗鮮的“新玩家”。近期,《經濟參考報》記者走進這家位列全球工程機械前五強的企業,對話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一探其數字化轉型的脈絡。
產品智能化切入
2014年前后,工程機械行業經過上一輪“井噴式”增長,陷入了低谷。之前行業狂飆的時候,一切都是粗放式的,還沒來得及涂裝的塔吊都能直接被客戶買走。當市場低迷時,前路在哪里?
彼時,這個問題縈繞在詹純新的心頭。工程師出身的他,決定回歸“做好產品”這個本源。而國外企業的“工業4.0”給了他啟發,這個概念的核心是“嵌入式傳感器”。
從產品的智能化切入,成了中聯重科的數字化路徑。中聯重科提出4.0產品的“三個自”,即通過加裝嵌入式傳感器,實現產品自診斷、自調整、自適應,讓設備“能感知、有大腦、會思考”。
3200噸履帶式起重機,用于核電站外層安全殼穹頂的吊裝。穹頂有幾個籃球場大,起吊、變幅、升鉤、行走平移、調整、落鉤要一氣呵成,每個螺栓必須嚴絲合縫。中聯重科給起重機裝上100多個傳感器,實時感知壓力、載荷、速度等狀態,得以“又輕又準”地完成高難度動作。
截至目前,中聯重科已有近300款4.0產品完成下線,4.0產品在公司新產品銷售占比達到90%以上。
產品智能化后,過去靠老師傅經驗積累演進的傳統制造業,裝上了“加速器”。中聯重科副總裁孫昌軍說,原來工程機械設備是孤立的,現在每臺設備都裝了傳感器,工程師坐在家里就能知道產品的狀態,產品糾錯、迭代和創新的速度大大加快。
智能化產品的大數據匯集到中聯重科自己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云谷工業物聯網平臺。目前,這個平臺已連接約45萬臺套、價值千億元級別的設備資產,采集超過9000余種數據參數,其中包括工程機械設備的工作時長、壓力、檔位、油耗等多類工況數據。
中科云谷副總經理楊輝說,基于這些數據,可以對關鍵部件進行遠程健康評估、壽命預測和預測性維護,由被動服務變為“主動、預測性服務”。
“產品+傳感器”再進一步,還可以“+人工智能”。中聯重科將此應用于智慧農機和智慧農業,比如收割機通過機器視覺識別作物的長勢和倒伏情況,并自動調整割臺高度,從而提高作業效率。
商業模式再造
產品智能化只是第一步,作為企業的管理者,詹純新琢磨將數字化進一步延伸到商業模式和經營管理。
工程機械行業的傳統商業模式是分銷代理制,這種模式的弊端是效率低、成本高、服務不及時、客戶體驗感不好,企業對風險的把控能力也不強。
“到了數字化時代,不能還是老一套。”變革觸動的是長期形成的慣性思維,阻力自然不小,但詹純新態度堅決:必須顛覆傳統,按照“互聯網思維”做企業。
具體做法是:整個營銷組織“極其扁平化”,企業和客戶之間進行“端到端”管理,所有客戶、業務員全部進入公司總部的大數據平臺,產品、財務等數據在后臺一目了然。
楊輝說,新的模式實現“雙贏”。一方面,它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產品競爭力,企業對于客戶設備運行狀況與信用等風險的防范更有力;另一方面,客戶通過大數據平臺,也能對設備進行高效管理,獲得一系列增值服務。
海外市場遵循同樣的邏輯。以往企業“走出去”,要找到既懂產品又了解當地市場和客戶需求的人,是一件很難的事。從國內派出的業務員依賴于少數幾個代理商,有的一年也做不了多少單業務,逐漸變得難以為繼。
中聯重科改變玩法,用“海外航空港+本地化地面部隊+產品事業部”的模式,在統一的大數據平臺上,海外業務同樣實現了扁平化管理。
詹純新說,如今在海外,企業和客戶可以實現“端到端”。正是因為有了大數據平臺和互聯網技術,讓商業模式的這種變革成為可能。
“未來工廠”已來
數字化轉型的另一個場景是在生產線,這同樣是顛覆性的。
不久前,位于湖南常德的中聯重科塔機智能工廠全線投產,其中包括1座“智能工廠”、2個“燈塔車間”、3座“智能立庫”、4條“黑燈產線”,生產效率提升至每18分鐘下線一臺塔機。
這還只是中聯重科工廠數字化的“前哨站”。坐落在長沙高新區的中聯智慧產業城,項目總占地面積超過10000畝,計劃總投資約1000億元。根據規劃,中聯智慧產業城將布局建設超過7個全球領先的燈塔工廠,300余條智能產線,以及一個面積達數萬平方米的大數據中心。
這是中聯重科“面向未來、引領20年”的“未來工廠”。通過全價值鏈數字化運營、智能排產、工業AI、數字孿生、全流程智能物流、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平臺等多維度結合,中聯智慧產業城要成為“有感知、會思考”的智慧工廠。
“未來的變革將是顛覆性的升級,在數字化驅動下企業會更加靈敏、靈動、靈活,甚至生產制造都可以平臺化。”對于詹純新來說,這家創立近30年的工程機械企業,數字化轉型有著無限可能。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