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召開的科學技術大會上獲悉,福建鐵拓機械有限公司被推薦為第一批泉州市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和福建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工程。
據悉,截至目前為止,鐵拓公司申請的專利中,有5項技術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技術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個產品通過省級科學成果鑒定,產品技術均達到國內同類產品領先水平。
國內首家中小型瀝青再生設備生產企業
作為國內惟一一家做中小型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和瀝青混合料再生設備的企業,今年福建鐵拓機械申報了“擴建200臺瀝青再生攪拌設備生產線技改項目”。
該公司總經理王希仁介紹說,瀝青再生技術在國內算是技術含量較高的新技術,它是瀝青攪拌技術的發展。目前國內掌握此技術的企業大概只有5、6家左右,但是系列化生產中小型瀝青再生攪拌設備的只有鐵拓機械一家。
“我們的設備分成移動式再生、固定式再生、再生改造三個系列,從再生功能上又可以細化為100%、50%、30%不同比例的再生?!蓖跸H收f。從國內60%的市場占有率和過硬技術基礎上看,鐵拓機械毫無疑問是這個領域的領軍人。
設備使用經濟與社會效益雙贏
據王希仁介紹,使用瀝青再生攪拌設備每噸廢棄瀝青料至少可省150元,產量最高的每小時能生產180噸,每臺設備按每天工作8小時計算,一天下來就能節省20多萬元。
“但目前瀝青再生攪拌設備在全國現場應用的不到100臺,福建省目前尚無一臺”。王希仁告訴記者,瀝青再生攪拌設備屬于節能循環經濟項目,該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來,累計生產了60多臺瀝青再生攪拌設備,僅去年就生產了20多臺,按每年每臺設備添加廢棄瀝青料4萬噸計算,20臺設備就能創造經濟效益1.2億元,節約砂石料76萬噸、瀝青4萬噸,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非常好。
今年泉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把著力發展低碳環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加以強調,該項目竣工后,能為市場提供200臺瀝青再生攪拌設備,極大地推動了低碳環境的發展。
技術推廣存在困難
在熟識瀝青再生攪拌設備的種種優勢之后,王希仁也向記者道出公司目前面臨的難處:目前,這個技術還沒有得到系統的推廣,國內在瀝青再生問題上沒有一個實用的行業標準,現有的標準太過于學術化,存在與實際脫節的問題。
除了標準難定的問題,市場上還存在一些魚目混珠的小加工廠,他們也能做瀝青再生,但是其產品并不符合生產規范。不過其優勢在于報價低廉,這樣就在無形中對正規生產企業的銷售形成沖擊,長此以往,將不利于行業發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