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上午,隨著中遠海運旗下“中遠圣保羅”輪渾厚高亢的汽笛聲響起,近千臺徐工挖掘機、裝載機、平地機等工程機械,從連云港港口揚帆起航,發往南美。
這是近5年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單批次出口的最大訂單,為中國制造海外崛起奏響一曲嘹亮的凱歌。同時,本次徐工工程機械順利出運,也是我國航運企業和外貿企業增強合作,合力解決外貿出運難問題的一次重要實踐,為疫情之下全球供應鏈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快速恢復,使得中國在世界進出口貿易中的“被需要”更加凸顯。
“上半年,徐工出口同比提升超過70%。”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黨委副書記陸川介紹。此次宏大的發運儀式標志著以唯一躋身全球三甲的徐工為代表,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已然高質量出戰“世界決賽賽道”,“但國際化市場拓展不是靠企業的單打獨斗,而是靠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的深度融合。”
2021年初,徐工成功中標該南美大型項目,在疫情導致 “一艙難求、一箱難求”的局面下,徐工強有力的合作伙伴——中遠海運提供了可靠的出運渠道和服務保障,有效解決運輸保供和成本問題。
“作為中國最大的集裝箱班輪公司,我們始終把維護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穩定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在當前國際航運市場失衡的情況下,始終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堅守航運服務本質,通過增運力、保供箱、提服務等措施全力保障外貿運輸,想方設法為客戶分憂解難,充分發揮產業鏈經營優勢,全力緩解集裝箱運輸供需矛盾。” 中遠海運集運公司副總經理錢明表示。
作為全球綜合實力第一的航運巨頭,中遠海運與徐工強強聯合,攜手共贏,在徐工國際化主戰略的推進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徐工已經與80多家中資企業形成“出海同盟軍”,通過搭建全球運輸、外帶施工和海外大客戶合作平臺,達到中國運輸、中國建設與中國裝備攜手服務全球客戶的目標。
疫情危機是企業全球服務能力的“試金石”。疫情沖擊下,我國既面臨全球產業鏈重塑的挑戰,也迎來產業鏈再造的新機遇。作為中國工程機械領軍企業,徐工深刻踐行“同盟軍、共進退”理念,積極聯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努力踐行雙循環發展新格局,在做好國內市場的同時搶抓海外訂單,滿足全球持續旺盛的市場需求,
上半年徐工國際化布局取得的顯著成效以及較好的全球品牌美譽度、影響力。目前,徐工產品已遍布全球187個國家和地區,覆蓋“一帶一路”沿線97%的國家,其中在30個國家出口占有率位居第一。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