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山東省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推動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的開局之年。為助力膠東五市中小企業通過數字化手段緊抓工業4.0機遇、共同發展先進制造業,近日,在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指導下,“膠東五市”(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日照)民營和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共同策劃組織了“中小企業服務月?領航工業互聯網”系列活動。
樹根互聯受邀參加首場線上線下直播講座,公司聯合創始人、CEO賀東東作主題演講,直播吸引了1萬余名觀眾線上觀看及互動。
基于樹根互聯成功打造多個產業鏈運營平臺、賦能區域經濟發展的經驗,賀東東帶來了關于“工業互聯網賦能產業數字化發展”的深度思考,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傳道、授業、解惑”。他表示,依托根云(ROOTCLOUD)平臺聚合共性技術、打造產業鏈平臺式賦能這一模式,樹根互聯有望為中小企業降低數字化門檻,為區域產業鏈帶來數字化轉型的“解壓良方”。
樹根互聯潛心打磨平臺型工業操作系統——根云(ROOTCLOUD)平臺,已連續2年成為了中國唯一入選Gartner“全球工業互聯網(IIoT)魔力象限”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同時連續2年入選國家工信部“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清單”,通過橫向跨行業、縱向端到端的平臺服務能力,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和價值再造提供新基座,服務81個行業的大中小型企業轉型,已支撐包括工程機械、混凝土、環保、鑄造、塑料模具、紡織、定制家居等在內的超過20個行業云平臺建成。并且樹根互聯堅持以“普適化”的方式賦能智能制造,為可落地、可復制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探索出了更多可能。如三一重工經過根云平臺賦能,充分釋放數據價值,成功轉型的典型示范。
01三大趨勢 ,明晰“數智化”先進制造圖景
“現在制造企業對工業互聯網存在許多質疑,一方面認為設備連接和數據采集成本高,另一方面,工業互聯網在生產管理、精益化輔助、后市場管理方面的應用,似乎也沒有呈現顛覆式改變,其創新程度、應用性價比存疑。”講座中,賀東東直言。
但賀東東認為,回顧PC到移動互聯網這兩段信息化革命歷程,作為“第三張網”的工業互聯網仍處在早期階段,外界對其潛在價值的認知需要一個過程,但可以看到,隨著5G+工業互聯網的加速滲透,數字化、智能化擘畫出的先進制造圖景正在日益清晰。
他表示,未來制造業“數智化”將呈現三大趨勢。首先,通過設備的連接,掌握“人、機、料、法、環、測”等一切要素數據,幫助形成數字化雙胞胎,制造業有望實現從“離線物理世界“到”在線數字世界“的變遷;其次,在充分利用大數據、AI分析等技術手段挖掘數據價值后,數據資產將成為驅動企業形態和生產關系變革的首要動力;最后,“實時、動態、智能”的生產數據把控,也可為進一步形成“資源分配合理、生態協作高效”的產業鏈集群提供支撐。
可以看到,在樹根互聯服務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實踐過程中,多個平臺型組織正在涌現。“網絡化制造”不僅幫助企業充分利用了閑置生產力,還催生出“制造即服務”、工業知識經濟等新型商業模式;另一方面,隨著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的廣泛應用,實體經濟的社會信用成本和交易成本也將降低,例如制造業的“三角債”、“應收賬款難收”等問題也將找到解決路徑。
賀東東表示,在制造業數智化趨勢中,工業互聯網憑借其強大的數字化支撐能力,將成為這一輪變革的基礎設施,平臺毫無疑問是核心。根云平臺憑借其多種類工業設備的大規模連接能力、多源工業大數據和AI的分析能力、多樣化工業應用的開發和協同能力,成為數字化轉型新基座。
02聚合共性技術 ,打破數字“馬太效應”
當前,5G+工業互聯網在多個行業領域加速滲透、大型龍頭企業轉型意愿積極,但中小企業仍然是工業數字化轉型的“薄弱環節”,原因在于其本身資金實力弱,無力進行投入,但這一困境反而又令其拉大了與頭部企業的實力差距,形成強者愈強的數字“馬太效應”。
另一方面,我國地方產業鏈集聚式發展,形成了區域經濟一大特色,但多為“螞蟻雄兵”式集聚,鏈內中小企業居多,產業規模并不等同于競爭優勢,產業鏈整體應對數字化挑戰有心無力。
如何破解因中小企業數字化難、產業鏈大而不強的問題?賀東東認為,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產業鏈平臺化運營”將成為趨勢,未來,每個產業鏈都將有“量身定制”的產業互聯網運營平臺,并為鏈內中小企業數字化提供“逆風翻盤”的機會。
樹根互聯創新性地提出P2P2B模式,通過發揮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用,輸出共性技術,打造出多個產業鏈平臺,降低中小企業“觸網、用網”門檻;通過打通生產端與貿易端的壁壘,鏈內中小企業實現產業鏈產能共享,不再是“各自為戰”,也不是單純“抱團取暖”,而是以合理的生態協同,充分發掘商業模式及價值鏈的重塑機會。
以廣州定制家居為例,行業中小企業占多數且數字化程度低,而依托根云平臺打造的“全球定制家居產業鏈平臺”,通過連接工廠、建立數據圖譜等舉措,大大提升了企業訂單承接能力和產業鏈內協作水平;在佛山,依托根云平臺AI和大數據驅動的智能決策能力,樹根互聯助力傳統的商業混凝土生產企業,依靠混凝土生產和調度共享平臺,成功打造“混凝土運力共享”模式。P2P2B的模式也充分應用在溫伴新能源、優力電驅動等中小企業賦能案例中。
目前,樹根互聯“根云(ROOTCLOUD)平臺”已經接入總價值超過7500+億元的各類工業設備91萬臺,打造了工程機械、混凝土、環保、鑄造、塑料模具、紡織、定制家居等20個行業云平臺,賦能81個細分行業,帶動一大批上下游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不僅有三一重工千億級的企業應用案例,更在推動平臺化產業鏈生態和實現區域集群轉型升級早有布局。
作為承接中國南北、輻射東西的重要戰略要地,膠東經濟圈是山東和沿黃流域的龍頭、南北協調發展的重要支點,以工業互聯網促進膠東經濟圈數字化升級,不僅助力山東產業高質量發展,還能結合國家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提升山東半島城市群全球影響力。
作為連續兩年入選工信部“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清單”企業,樹根互聯目前服務客戶覆蓋了工程機械、紡織、混凝土等多達81個工業細分行業;基于根云平臺,樹根互聯已幫助包括三一重工、福田康明斯在內的龍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也支持眾多中小微企業低門檻上云,在“一帶一路”建立了7個云計算節點,為近70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提供服務。
樹根互聯通過創新性思維和實戰經驗,打破中小企業“不想轉、不敢轉、不能轉”的憂慮與現實困境,為廣大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為城市群、經濟圈數字化升級提供強有力支撐,通過數字化轉型新基座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樹根互聯互聯聯合創始人、CEO賀東東表示,工業4.0時代催生了新數據、新技術、新應用、新模式,海量的IoT數據將成為驅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新動力,數據資產成為企業的核心資產,并將作為核心驅動幫助企業打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之間的鴻溝,助力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與業務模式的創新。如三一重工經過根云平臺賦能,充分釋放數據價值,成功轉型的典型示范。
三一重工依托根云平臺實現了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可視化,完成了全要素、全價值鏈、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建立起了數字精益能力。在賀東東看來,三一重工的成功實踐,展示了龍頭企業在數字化賦能下實現新型制造和服務化轉型的可能性,這也將為更多轉型路上的制造業企業注入一劑強心劑。
樹根互聯潛心打磨的工業操作系統——根云平臺,正以數字化轉型“新基座”之力,支撐萬千制造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協助客戶沉淀、治理數字資產,從容應對數字化挑戰。賀東東表示,三一重工作為燈塔企業,其賦能案例或將照亮更多企業數字化前行的路。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