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國資委公布了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桿創建行動評選結果,公布了管理標桿企業、標桿項目和標桿模式(以下簡稱“三個標桿”)名單,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柳工)榮譽上榜,成功入選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桿企業“(全國僅200家),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唯一獲此殊榮的公司。
國有重點企業開展管理標桿創建行動,是國務院國資委深入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部署,進一步發揮優秀企業示范帶動作用,引領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重點企業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走深走實的重要舉措。管理標桿創建行動歷經企業申報、專家評審、征求意見等環節,最終確定的“三個標桿”名單包含200家標桿企業、100個標桿項目和10個標桿模式。旨在促進國有企業不斷強化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建設,推動與世界一流對標、加快向世界一流邁進。
標桿企業的遴選范圍是經營狀況良好、管理成效突出、管理特點鮮明、管理信息化水平高的中央企業所屬企業、地方國有重點企業及所屬企業。自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開展以來,柳工高度重視管理提升工作,積極推進各項工作。多年來,陸續形成了具有柳工特色的管理方法,如按上市公司要求,建立健全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并嚴格執行,形成了戰略-經營、預算-考核的閉環管理流程并嚴格執行,同時構建了國際化多國家跨文化融合管理體系。
近年來,柳工堅持推進理論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把自主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戰略,持續引領行業發展方向。2020年,柳工股份經營業績逆勢增長,營業收入230億元,同比增長19.9%;利潤總額16億元,同比增長22.5%,交出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雙勝利”的高分答卷;并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抓手,育新機、開新局,賦能高質量發展。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全面完成主業資產和管理模式的整合,構建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國企優勢+市場化機制+戰略伙伴協同”的廣西國企改革發展新模式。十三五期間,柳工實現年均復合增長率28%,位列“全球工程機械50強”第15位。今年上半年,柳工營業收入和利潤再創新高,“十四五”開局步履鏗鏘。
而今,柳工已成長為擁有5大全球研發基地,20個制造基地,產品遠銷170多個國家和地區,依托5個國家級研發創新平臺打造了挖掘機械、鏟運機械、農業機械等13大類共32種全球領先產品線。柳工牌裝載機、推土機、壓路機市場份額逐步提升,進入行業數一數二地位,裝載機全球產銷累計突破45萬臺,民族品牌挖掘機與歐美日企業同臺競技,主要產品線市場地位進一步穩固,競爭力進一步提升。柳工裝備在中緬石油管道、中老鐵路等“一帶一路”重大項目建設上彰顯中國品牌實力;柳工歐維姆公司參與“天眼”、港珠澳大橋等國家超級工程,刷新多項世界紀錄。
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柳工以“企業資源計劃SAP-ERP”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統,以“Winchill-PLM”為核心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以及辦公自動化OA系統,實現了從研發、采購、制造、營銷、服務等全價值鏈流程信息管理和貫通。在此基礎上,柳工信息系統開始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分別建立了“經銷商管理系統DMS”和“供應商關系管理系統SRM”,實現了上下游業務協同的信息化。
站在“十四五”新起點,柳工將堅定不移實施“全面國際化、全面智能化、全面解決方案”戰略;加快在智能化、新能源、大數據和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的應用研發;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新業務;持續精耕面向全球更好服務“一帶一路”的開放合作高地,實現從“工業裝備制造商”到“工業裝備智能應用行業領導者和創新者”的跨越。扎實推進落實對標提升各項重點任務,持續加強管理能力和管理體系建設,切實發揮管理標桿的示范帶頭作用,保持優勢的同時眼光向外,彌補短板、不斷提升,積極推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取得更大成效,為打造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裝備制造企業而努力奮斗!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