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形勢下,我國制造業發展如何通過數字賦能來獲得突圍,在2021年世界計算大會上山河智能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這場集結了全球各地30多位中外院士、100多位專家學者及知名企業家、400多位產業界精英的大會于9月17日—18日在長沙召開。本次大會以“計算萬物·湘約未來——計算產業新格局”為主題,聚焦“計算”與“數字”。
18日下午,在世界計算大會 “先進制造與產業數字化”主題峰會上,山河智能董事長、首席專家何清華圍繞“創新驅動 數字賦能 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主題發言,對山河智能數字化戰略的理念與思路、智能制造布局以及對高質量內涵式發展進行了系統的闡述。
△山河智能董事長、首席專家何清華在2021年世界計算大會“先進制造與產業數字化”主題峰會上發言。
談理念:六大維度、五個環節
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是制造業轉型升級最重要的手段,最終目的是要實現制造業的效益化,包括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工程裝備盡管也屬于高端裝備制造領域,但相對于汽車制造、IT產品等行業,是一種典型的多品種小批量產品。這種特性也直接決定在工程裝備的智能制造與數字化會具有不同特點。
“不同工程裝備比如挖掘機、旋挖鉆機、起重機的設計理論與方法,制造工藝與模式,作業對象與方法,供應鏈等都大不相同。”何清華介紹,基于這種離散度很高的不同產品具有大不相同的價值鏈,精益生產是現代制造業的最佳模式,與傳統單調的大規模生產方式不同,更適應端到端的“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方式。“它通過系統結構、人員組織、運行方式和市場供求等方面的變革,使研發生產系統能夠快速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并最大限度消除研發生產過程中一切無用、多余的東西。”
基于此,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一定要在精益生產強力推進的基礎上,在“數據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個方面做好扎實的迭代積淀工作,才能實現數字化轉型“效益化”的最終目標。山河智能以智能制造為目標的數字化工程涵蓋智能施工、智能管理、智能研發、智能制造、智能服務、智能產品六個維度。
由于種種原因,中國制造的“精益化”還處于較低的水平,并不利于數字化的進一步推進。
何清華強調,要克服為信息化而信息化、為智能化而智能化的做表面文章的傾向。對于多品種、小批量的工程裝備行業,更要注意這種傾向。
談布局:聚焦智能產品、開發高性能軟硬件
“山河的智能制造布局首先是聚焦智能產品。”何清華在發言中明確指出,智能產品是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無人化技術、智能技術的集成和深度融合。山河智能產品包括了智能工程裝備、無人化特種裝備、無人機等一系列智能化裝備,各項技術始終走在行業前列。
行業未來的方向是無人化、綠色化、網聯化、智慧化,在何清華發言中,也系統地闡述了近年來山河智能在產品上和技術上取得的系列突破。
首先是在工程裝備智能化、無人化技術研究方面, 山河智能引領性地推出了國內首臺商品化智能挖掘機、研發出全球首臺5G+遙控旋挖鉆機,操作人員可以在上千公里之外進行遠程實時作業,為后續的5G技術在更多裝備產品上的應用奠定下了堅實的基礎。
礦山是工程機械領域綠色化發展的典型應用場景之一,基于信息化與智能化技術,山河智能開創性地研制了耦合式能量回收型節能挖掘機,該產品實現了挖掘機綜合節油15%的效果。這對于一臺60噸級別的礦山挖掘機來說,意味著每年節省油耗至少20萬元,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0多噸。此外,智慧礦山領域,山河智能融合智能挖掘機、智能鑿巖鉆機、無人礦用卡車以及礦山施工運維與綜合管理平臺,可以為客戶提供成套的智慧礦山裝備解決方案,實現裝備—管理—服務全價值鏈應用。
△山河智能綠色礦山與冶煉成套裝備系列產品。
在無人化技術發展方面,目前,山河智能還是國內少有的既有地面無人裝備、又有無人機研制能力的企業。山河研制了“龍馬”系列無人車,已實現特定場景下的自主行駛、自主停障繞障、目標檢測等功能,參加了2016和2018國家舉辦的無人車大賽,并蟬聯冠軍。
事實上,從2002年起,山河智能就展開無人機研制工作,經過近20年的持續創新,不僅研制出了100kg級無人直升機,突破了日本在該領域對中國的封鎖,還有700kg級超短距起降無人機,相比同級別產品,起降滑跑距離大幅度縮短。
△今年7月,山河SA70U固定翼無人機在湖北漳河機場首飛。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應急救援、極端惡劣條件下的任務要求,山河智能構建了“空地協同”應急救援系統,無人機在空中承擔探測、通信中繼、環境感知等任務,無人車在地面實施救援、物資輸送、滅火、排爆、危化品處置作業,空地之間采用新一代的自組網信息高速傳輸技術進行數據互聯;目前,這套空地一體化智能應急救援系統已成功應用于未爆彈綜合處置、城市與森林消防、地質災害與抗洪搶險、污染物處置等應急救援應用場景。
“智能化的系統與裝備,離不開高性能的電控軟硬件。”何清華表示,山河智能在國內同行業率先開展了核心電控部件的研制工作,很早就擺脫了對國外產品的依賴。為解決核心電子元件“卡脖子”的問題,公司還率先推出了使用國產核心CPU芯片的控制器產品,這有力地推動了國內同行企業共同發展。山河智能自主研發的祥云平臺創造性地在工程機械行業實現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用戶價值鏈延伸。山河智能承擔的“工程機械數字樣機及孿生技術科技攻關”項目,入選湖南省今年十大科技攻關項目。
談發展:創新引領、實現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2020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河智能,并發表重要講話。
“總書記在山河的講話精神,強烈凸顯出制造業要實現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國家戰略。這也是山河一直以來踐行的原則。”何清華談到,要從提升創新認知高度、培訓制造業文化、培育“精品”意識等方面實現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創新是企業經營最重要的品質,也是今后我們爬坡過坎必須要做到的。’總書記將創新上升到衡量企業品質的重要標準。”何清華表示,企業要進一步加強創新積累,摒棄速成粗放的發展模式,大力推崇精耕細作的內涵式增長模式。
△山河智能董事長、首席專家何清華發言。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特別是我國還處于工業化的初、中期階段,需要適應這個時期的勵精圖治、從長計議、崇尚實業的人文精神和企業精神。鑒于此,何清華提出,無論是企業管理還是研發攻關都需要培養一批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的,能夠長期潛下心,腳踏實地,埋頭鉆研、潛心積淀的骨干員工隊伍。
中國制造業經過70多年的奮斗,盡管總體規模已處于世界頂峰,近些年產品的品位也有大幅度提升,但總體上并未進入世界公認的高端產品陣列。
“后續發展中除了要突破許多‘卡脖子’技術之外,我認為要將產品與技術從大量細節層面做到極致。”何清華表示,首先是企業員工要有“精品”意識,只有各方面凸顯“精品”的產品才能在外循環市場中大放異彩,我們就會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這也是擺脫低價惡性競爭的非健康發展模式的唯一途徑。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