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裝備中國走向裝備世界
50年前,只是從上海遷來的一個普通工程機械小廠;50年后,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世界工程機械50強。
2008年,廣西柳工集團實現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各類工程機械整機銷量超過3.8萬臺,裝載機產銷量高居全球第一位。在地處偏僻的中國南疆,心懷報國之心的柳工人一直立足自主創新、以發展民族裝備業為己任,不斷書寫著一個又一個傳奇。
自主創新打造百年基業
翻開中國工程機械史,柳工先后創造了10多項行業第一,摘取過多項國家級科技進步獎:
首次推出我國第一臺通過專家鑒定的輪式裝載機Z435,開創了我國裝載機生產的歷史;
中國第一臺鉸接式輪式裝載機,為中國裝載機行業的形成與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適應4800米高原環境的裝載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第一個國內自主開發最大型號的裝載機899Ⅲ;
率先推出符合歐美市場技術要求的系列產品;
……
從生產我國第一臺裝載機開始,柳工就始終站在技術的巔峰,引領著中國裝載機的發展潮流。
柳工何以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一面旗幟?“自主創新是柳工的制勝法寶。沒有自主創新,就沒有柳工的今天?!泵鎸τ浾撸す煞菘偛迷獍蔡寡?。
柳工之所以被譽為“中國工程機械排頭兵”,不僅在于其規模大,更關鍵是它成功地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之路。
技術領先是柳工的策略和優勢,完善的技術創新體制和機制使得柳工成為中國機械制造業的先行者。柳工擁有中國工程機械制造行業第一家國家級技術中心和第一個博士后工作站。目前,技術研究院有15個研究所,其中10個產品研究所和5個相關技術支持的研究所。另外還有3個部負責產品和人才管理以及技術共享平臺。
從不斷模仿創新、技術引進創新過渡到自主創新,柳工形成了“生產一代、研制一代、儲備一代”的新產品研究開發模式,不僅每年能夠推出20多個市場急需的新產品,還關注未來,掌握核心技術,占據主動,在工程機械行業共性技術、基礎性技術及前瞻性技術方面的研究也走在行業的前列。
另一方面,柳工經過多年的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技術創新機制:市場導向機制、人才培養機制、人才激勵機制、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創新投入機制、合作創新機制等等。
從中國第一臺裝載機研發成功,到目前擁有13個工程機械產品系列制造企業;在成功推出中國第三代代表產品g系列輪式裝載機的同時,還儲備諸如“智能化工程機械”等第四、第五代產品技術;在國內,裝載機產品系列最全、檔次最高……正是有了體制機制的保證,柳工的技術創新才能取得驕人的成就,成為柳工成功的不竭源泉。
志存高遠建設世界柳工
不滿足于做國內工程機械的“行業排頭兵”,自強不息的柳工人還有著更遠大的理想——立志打造“中國工程機械第一個國際品牌”。
7月8日,在柳州幾千里之外的印度中央邦印多爾市皮頓普工業區,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當天,廣西柳工集團印度工廠在這里開業投產,邁開柳工國際制造的第一步。
這是中國制造企業在印度正式投入運營的首個生產基地,也是柳工的首個海外工廠。
國際化是柳工的重要戰略舉措,柳工早在2003年就率先提出國際化戰略,是工程機械行業最早提出國際化戰略的企業之一。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