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直以來,中聯重科都是行業科技創新的佼佼者,更是不斷突破的先行者。作為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單位,中聯重科專利綜合實力始終保持工程機械行業**一,其創新實力和研發水平可見一斑。本期《中聯“知”多少》聚焦一項發明專利,這項專利使中聯重科榮獲2021年中國專利金獎,以此窺探中聯重科科研實力的冰山一角。
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二十二屆中國專利獎名單中,中聯重科的一項發明專利榮獲中國專利金獎。專家評價稱,該專利技術的突破與實施,解決了制約工程機械超大型化的核心技術瓶頸,支撐了中國工程機械邁向全球領先,為我國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世界級先進裝備制造高地奠定了基礎。
△中聯重科發明專利**三次榮獲中國專利金獎
這項技術就是中聯重科為專利權人的發明專利“臂架振動控制方法、控制裝置、控制系統以及工程機械(ZL201310642578.2)”,是大型工程機械精準就位、高效、平穩施工的關鍵技術,可以讓設備實現“作業穩、就位準、運行快”。
“我們依托行業唯一的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引進優秀專家人才,組建了強大的研發團隊。經過4年的刻苦鉆研,終于發明了該臂架減振技術,實現了工程機械長臂架的精準、高效、平穩主動減振控制”,中聯重科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中聯重科起重機正在進行風電吊裝
目前,該項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核電、風電等重大工程建設、消防應急救援中的起重機、泵車、高空作業、消防車等各類產品。“華龍一號”核電站等戰略工程中的大型起重機上就應用了此技術,有效保障了施工安全、質量、進度。此外,在國慶70周年閱兵、朱日和沙場大閱兵、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等重大事件的直播中,也展現出應用該技術的臂架設備“穩如泰山”的強大性能。
△中聯重科設備助力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直播
據了解,該臂架減振技術發明專利是由中聯重科副總裁、總工程師、中央研究院院長付玲博士牽頭的振動控制研發團隊于2013年取得的突破。由于該項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在國家戰略工程和重大事件中貢獻卓著,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還大大提升了相關產品的全球競爭力,推動實現了中聯重科建筑起重機及工程起重機全球銷量**一,混凝土泵送機械全球數一數二,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中聯重科3200噸履帶吊助力“華龍一號”穹頂吊裝
實際上,這已經是中聯重科**三次斬獲中國專利金獎。作為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單位,截至目前,中聯重科累計申請專利12278件,其中發明專利4777件,有效發明專利數量位居機械設備行業**一,專利綜合實力位居工程機械行業**一。
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中聯重科將繼續保持敢想敢做、敢打敢拼的闖勁,物我兩忘、窮究不舍的鉆勁,在巔峰突破,在無人區探索,不斷創新科技成果,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