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園內穿梭不斷的156輛“零排放”客車,正在向參觀者們傳遞一個信息——低碳絕不是轎車的特權。
這些“零排放”客車來自全球商用車巨頭沃爾沃集團,包括120輛“零排放”的純電動客車和36輛超級電容客車。
雖然目前公眾更為熟悉豐田的普銳斯這一類面向消費者的新能源轎車,但沃爾沃集團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雷夫·約翰森在接受記者專訪卻表示:商用車企業在節能環保方面完全有可能走在乘用車前面,因為新能源技術能夠幫助商用車車主節省更多的燃料費用。
他還指出,新能源客車比新能源轎車更加容易推廣。因為在建立起龐大的新能源供給系統(充電站或新型燃料站)之前,新能源轎車很難推廣。而客車由于運營線路固定,在補充能源上的問題不大,更加容易推廣。
雷夫·約翰森在1997年執掌沃爾沃集團之后,立刻將沃爾沃乘用車業務剝離出來出售給福特,集中資金聚焦發展商用車業務。目前沃爾沃集團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重型卡車和大型客車制造商,在建筑設備領域也位居第三。
而福特卻沒能夠將沃爾沃乘用車業務發揚光大,中國民營汽車公司吉利最近從福特汽車手中收購了這部分資產。雷夫·約翰森說,他期待吉利的這次并購能夠最終取得成功?!拔譅栁殖擞密嚬纠锩嫫鋵嵢瞬艥鷿灰o他們提供適當的環境,應該能取得成功?!?/P>
沃爾沃的低碳技術
記者:除了已經到手的1500輛客車訂單之外,沃爾沃與上海世博會還會有哪些合作?你認為上海世博會能夠為沃爾沃提供什么機遇?
雷夫·約翰森:我覺得世博會的主旨就是展示全世界各個國家的風采,而沃爾沃是瑞典第一大企業,在很多地方能夠體現瑞典的特質,所以沃爾沃非常自豪能夠作為瑞典的象征之一來參與上海世博會。上海世博會可以給我們提供巨大的機遇,坦率地說,中國是我們非常具有戰略性意義的一個市場。
記者:低碳社會是上海世博會提倡的主要理念之一,沃爾沃促進低碳社會方面有什么貢獻?你們是否已經開發出符合低碳社會理念的產品?
雷夫·約翰森:沃爾沃全球擁有龐大的產品線,各個產品領域所涉及的低碳技術也各不相同。比如說沃爾沃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的客車產品領域,主要涉及了混合動力技術和超級電容汽車技術。目前我們同申沃在超級電容客車上已經有非常扎實的產品,混合動力技術在客車上也有非常好的應用。這些技術同樣也運用到了沃爾沃的卡車和建筑設備產品之中。
除了這些產品中的節能技術之外,沃爾沃在生產過程中也盡量減少碳排放。我們在碳中性(碳排放為零)工廠的建設上已經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在比利時我們已經有一家完全實現碳中性的工廠,我們依靠廠區內的風力發電渦輪、屋頂上的太陽能發電設備和一些生物發電設施為工廠提供能源。這些技術也在沃爾沃全球工廠體系中得以推廣,包括我們現在所在的這間工廠。這使得我們在制造每輛汽車時能夠節能50%。
記者:你剛才提到的這些新能源汽車的節能效率有多高?
雷夫·約翰森:我們在倫敦有一個雙層巴士的混合動力試點,所達到的節能效果大約是35%左右。
商用車車主節能回報更大
記者:目前很多乘用車公司已經高調推出他們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比如豐田的混合動力汽車普銳斯,而商用車公司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卻很少為人所知,這是否意味著沃爾沃這樣的商用汽車公司在新能源汽車的賽跑中已經落后?
雷夫·約翰森:不,我完全反對這種說法。如果你要說混合動力技術的話,沃爾沃已經運用到很多產品之中。如果要商用車領域實現零排放的話,我們就必須使用其他燃料(來代替目前的石油和柴油)。沃爾沃商用車的一些引擎現在已經可以支持7種能夠實現零排放的可再生燃料技術。
實際上我認為商用車車主會更加主動地接納新能源汽車,因為商用車的運營成本要比乘用車高很多,這部分資金就能夠承擔新能源技術的成本。
記者:商用車車主為什么要支持新能源技術?目前綠色能源價格高昂,卡車、客車這些商用車作為一種生產工具,每天的運營時間比乘用車更長,耗油量更大,為綠色能源付出的代價不是就更高?
雷夫·約翰森:對于乘用車而言,燃油支出相對于購車費用的比例很低,而乘用車的燃油支出要高很多,幾乎占了總運營成本的一半。所以商用車的客戶更加注重節油效率,由于商用車燃油消耗量巨大,提高燃油效率的新技術就能給商用車用戶節省更多費用,他們之所以愿意接受新能源技術商用車的高昂價格,就是因為可以從燃油費用的節省中獲得回報。
記者:沃爾沃的這些新能源技術都實現商用化了嗎?
雷夫·約翰森:沃爾沃目前已經將混合動力和零排放替代燃料這兩種技術都實現了商用化。
在能夠實現零排放的替代燃料方面,我們在過去幾年當中已經通過實踐,在柴油發動機基礎上開發出七種可再生燃料技術,而且已經在若干城市進行了成功的試點。而這兩種技術充分說明,其實我們商用車企業完全可以在節能環保方面走在乘用車前面。
記者:現在全球汽車市場上存在眾多新能源解決方案,你剛才也提到光沃爾沃就開發了7種可再生燃料技術,在這些技術中,你最看好哪一種?
雷夫·約翰森:在可再生燃料技術上,我認為短期內由生物柴油和普通化石柴油組成的混合燃料更容易得到廣泛運用。
亞洲有望成沃爾沃第一大市場
記者:我看到報道說你早在1978年就完成了首次中國之行,那么你應該對中國經濟在過去三十年中的高速發展有直觀感受,你覺得這種高速增長能夠持續下去嗎?目前國際上一些經濟學家在宣揚“中國崩潰論”,甚至預言中國經濟在未來一年內會因為資產泡沫破裂而陷入崩潰,你如何評價這種觀點?
雷夫·約翰森:事實上我第一次來中國是在1975年,沃爾沃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進入中國開展業務,到了90年代開始設立公司。
我不同意中國崩潰論的這種說法,我沒有在中國看到資產泡沫的成分。當然我認為中國經濟以8%而并非11%的速度成長可能會更健康。但是考慮到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我認為目前并不存在導致中國經濟崩潰的因素,我非常期待看到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
記者:亞洲是沃爾沃業務增長速度最快的市場,在過去十年內銷售額翻了6倍。而沃爾沃今年的1季報顯示,當亞洲市場銷量實現同比20%以上增速之時,歐洲市場卻仍舊低迷。這是否意味著亞洲未來會取代歐洲成為沃爾沃的第一大市場?
雷夫·約翰森:今天亞洲已經是我們的第二大市場,如果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亞洲最大的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繼續維持在10%以上,日本經濟在經歷將近20年低迷之后開始復蘇,歐洲經濟的增長速度卻還是那么慢的話,亞洲總有一天會取代歐洲成為沃爾沃的第一大市場。
期待吉利成功整合沃爾沃轎車
記者:中國民營汽車公司吉利最近從福特汽車手中收購了沃爾沃乘用車公司,這正是12年之前你從沃爾沃集團中剝離出來賣給福特的那部分資產,所以我很想知道你怎么評價吉利的這次收購?你覺得在收購后的整合管理方面,吉利是否能夠比福特做得更好?
雷夫·約翰森:我真誠地期待吉利能夠取得成功。我這樣期待的原因是,在美國汽車市場蕭條之后,吉利擁有中國這個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除此之外,我想說我那些在沃爾沃乘用車公司的前同事們其實人才濟濟,只要給他們提供適當的環境,應該能取得成功。
記者:在底特律衰落的背景下,你怎么評價中國企業在全球汽車產業中的地位?你認為哪一家中國企業最有希望成長為全球汽車市場的領袖?
雷夫·約翰森:由于沃爾沃的業務不包括乘用車,所以我只能以局外人的身份回答這個問題。有一大批中國汽車企業正在與國際對手競爭,坦白說還不能確定誰能最終取得成功。但是只要中國汽車公司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他們也會自然地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我們就有足夠的理由期待中國汽車公司在全球市場上取得成功。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