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是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第一、產量第二的省份,眼下正值湖南水稻大面積種植插秧時節。4月24日,央視新聞頻道聚焦革命老區湖南安仁,報道了硬核科技如何深度助力老區稻田種植,畫面中,多臺中聯重科水稻有序拋秧機活躍在田間地頭,已實現無人駕駛,正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守好“米袋子”做出貢獻。一起來看看吧!
綠油油的苗靠“印刷”播種,把它栽到田里也變成了網絡化、智能化的精細操作,手指一點,種糧戶就能發布耕種需求,農機手在線搶單,駕駛閑置的農機設備幫散戶種田,價格實惠。機器開過來省人省力,正在工作的高效有序拋秧機已實現無人駕駛,從原來的三人操作,縮減到只需一人放秧盤即可。
▲中聯重科水稻拋秧機
安平鎮種糧大戶張雪千介紹說:“我們的程序里面,都已經設定好了它的路線,它工作的時候一次性拋13行,每小時大概可以拋到12畝左右”。
▲中聯重科水稻拋秧機種田忙
去年,湖南雜交水稻雙季畝產達到1603.9公斤,再次刷新紀錄。為守好“米袋子”,湖南今年落實早稻種植面積1815萬多畝,超省定任務15.2萬畝,一批新機具、新技術投入春耕春插主戰場,努力把糧食安全穩穩捧在自己手上。
▲實現無人駕駛的中聯重科水稻拋秧機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