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著眼于“區域經濟”的國務院參事調研活動日前結束。
國務院參事室提供的信息顯示,5月下旬,32位國務院參事分成3路,對江西、福建和甘肅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調研。目前參事們正根據調研中掌握的第一手資料撰寫相關的調查報告,提出一些相應的意見和建議。
國務院參事首次集體就區域經濟發展專題進行調研,具體來說,調研組的目的地包括江西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福建海峽西岸經濟區和甘肅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區,重點調研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創新發展途徑、調整產業結構的進展情況。
在結束調研之際,國務院參事室表示,調研中感受到三省仍面臨一些困難,希望改革開放的步伐邁得更大些,在政策上有所突破。參事們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如各區域要高度注意產業趨同問題,避免形成新一輪的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
一位參與此次調研的國務院參事此前接受采訪時表示,通過此次調研,要對這些區域經濟的發展情況、發展條件和發展前景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以此進行一些分析和評判,根據這些地區在全局中的地位,提出一些相應的建議,也可能會根據具體情況形成專門的報告上報給國務院。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我國的區域經濟區正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躍升至國家戰略層面。僅2009年一年,國家就批準了11個區域發展規劃,數量幾乎是過去4年的總和。今年,中國區域經濟戰略布局繼續“全面開花”。
地方政府也借助國務院參事調研之機,適時上傳“民情”。在國務院參事調研組考察廈門期間,廈門市政府官員就提出了廈門幾件亟待解決的大事,希望參事們幫助呼吁,爭取早日得到批復。
“第一件事是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市。目前由于島內是特區,島外不是,出現‘一市兩法’,一些政策措施在島內施行的,拿到島外就不行,給正在加速推進島內外一體化的廈門帶來制度性障礙,亟待破解這個難題。”廈門市市長劉賜貴在向國務院參事調研組匯報時表示。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