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人民幣新增貸款約6400億元,同比增速較高,但單月凈增長額呈下降趨勢,全年將呈現高開低走態勢。”接近貨幣和監管當局的權威人士6日告訴記者,當前的信貸投放符合預期,整個投放節奏盡在掌控之中。
來自大行同業的數據顯示,5月份四大行的新增貸款3063億元,比去年同期的2500億元稍高。截至5月末,銀行業全部新增人民幣貸款余額為4.02萬億元。二季度前兩個月的信貸投放占控制目標的三分之二。
此外,按照監管部門要求,一季度超出計劃多投放的3000億元,須在二季度“堅決打回”。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銀行業二季度的經濟形勢分析報告會上并坦言,應嚴防“突擊放貸”和“急剎車”的局面。
汲取去年的教訓后,今年的信貸投放果然精準。
不過,一些銀行家對未來貸款投放的增長質量表示了擔憂。因為在銀行從過去一些主力投放領域戰略撤退之后,有效需求的不足開始凸顯,銀行開始感到貸無可貸。如果一定按照年初預定的7.5萬億元作為全年實際投放的目標,那么貸款的質量如何保證?
有銀行家直言,此輪金融危機從信貸危機開始,但原本置身事外的中國卻通過信貸投放制造了信用危機,以機制、體制的犧牲為代價,換取了暫時的增長和穩定,同時也拖累了結構調整的步伐。
“上頭的政策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一位地方分行行長說,“左右搖擺、變幻莫測的要求,常常令銀行乃至監管當局都感到無所適從。”
不少受訪銀行高層人士也認為,在以間接融資為主的大背景下,經濟和社會發展高度依賴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難以避免的是,多種經濟失衡也在信貸領域集中體現。
接近決策層的權威人士稱,7.5萬億并非鐵板釘釘,如果缺乏有效需求,可以酌情減少投放。但他同時表示,如果今年新增貸款少于6萬億的話,則整個中國經濟可能出現驟冷的趨勢。
權威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商業銀行的貸存比為65%,超額準備金率為3%,較年初下降了0.8個百分點,而商業銀行的流動性比例為41.1%,下降1.3個百分點。有銀行家表示,只要商業銀行的流動性超過35%,就仍處于較好的水平。他預計,隨著資本市場的低迷,5月之后,或將出現存款從股市回流,銀行的流動性進一步增加的可能。
當前,關于新增貸款的統計數據有兩個權威口徑,但結果略有不同。一個來自央行,通過先進的信息系統,央行幾乎可以實施獲取來自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數據。另一個來自銀監會,通常后者的統計數據會略低于前者。知情人士稱,這主要是因為,前者更多的是進行基本的數量加總,而后者則剔除了一些可能重復計算的信貸投放量。如財務公司的貸款,以及信托公司的委托貸款等,都屬于貸款的二次投放。通常只有前者會對外公布,而后者則是節奏調控的重要依據。
同時亦有多位受訪的銀行家表示,目前的信貸投放量的統計并不完整,還有一些可能規模非常龐大的貨幣投放沒有列入統計范疇,即商業銀行進行的大量表外理財業務。
一位銀行家直言,這些業務規模相當可觀,而且也是實實在在的貨幣投放量,不應對此視而不見。因考慮將其納入有關部門的統計范疇。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