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以“敢創敢做 智引未來”為主題的中國創新挑戰賽(廣西)暨柳工首屆全國創新挑戰賽在柳工全球研發中心圓滿舉辦。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燕山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20多家院校及科研機構的參賽團隊強強對決,碰撞出創新的火花。
大賽的舉辦加快了柳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落地,促進柳工加速構建新技術與高科技人才集聚的全球化平臺,進一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工程機械產業發展的深入融合,不斷彰顯柳工創新型企業品牌形象與實力。
揭榜掛帥
“智造”方案競相涌現
柳工全國創新挑戰賽圍繞新能源技術、智能控制技術、新材料技術、產品專項技術四大領域,向全國的“挑戰者”征收“答卷”。經過初賽和復賽的比拼,共有10個項目方案脫穎而出。
總決賽采取“線上+線下”路演的形式,共決出1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及9個優勝獎。
獲獎作品中,有不少結合產品設計、使用壽命等實際痛點和問題,將互聯網、材料仿真以及各種先進技術應用其中,對機械制造的生產效率、智能化水平等方面給出了新的探索方向。
柳州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局長管偉榮對柳工全國創新挑戰賽的成功舉辦給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大賽決出的優勝方案,將有效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提升柳州機械行業發展水平和工業產業地位,為把柳州建設成廣西智能制造城提供強大助力。”
聚智引才
感受大國重器無窮魅力
如何提高創新力,吸收高素質人才?柳工在此次賽事中給出新的答案。
大賽設置了項目定向合作、優秀人才錄用直通、柳工創新人才體驗營、創意轉化(技術孵化)等環節,吸引參賽選手走進柳工,了解真實、立體的柳工。決賽現場,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高級總監吳蔭登為比賽中的5位優秀選手代表頒發了人才直通卡,選手直接獲得柳工錄用資格。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已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從追求量到追求質再到追求創新。柳工作為工程機械行業的排頭兵,必須加強自主創新能力,為客戶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和體驗,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全球研發中心主任林明智在總結發言中表示。
“未來,柳工將打造更多的技術交流平臺,為技術創新人才提供更多競技的舞臺,讓新技術新方法碰撞出更多的科技火花,為推動我國技術創新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創新是柳工發展的靈魂。多年來,柳工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研發能力和創新水平,目前已形成全球協同的研發體系,擁有5大全球研發基地,5個國家級技術研發平臺,先后7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柳工將以賽事為融通平臺,搭建常態化對接機制,促進高校、科研機構、科技型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打通產學研創新鏈、價值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推進雙鏈融合,為柳工高質量發展注入新鮮動力,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