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近日,湖南中聯重科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孫昌軍,注冊資本5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發電業務、輸電業務、供(配)電業務;水力發電;發電技術服務;儲能技術服務;新興能源技術研發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中聯重科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早有跡可循,截至新公司成立前,中聯重科已累計發布了50多款新能源產品。近年來中國工程機械主機廠紛紛開始布局新能源工程機械領域,如工程機械行業龍頭三一集團除了與上游電池企業合作,在今年8月還通過成立新公司“三一鋰能”,直接進軍鋰電與儲能板塊。
此外,徐工、柳工、山河智能等工程機械企業也正在加速電動產品的國際化布局,已成功將挖掘機、裝載機、起重機、新能源重卡等多品類電動化產品推向海外市場。
業內有觀點認為,工程機械企業加速布局新能源領域與該行業周期性波動相關。自2016年起,工程機械開啟了一段持續五年的增長期。自2021年年中起,A股“工程機械”板塊持續走弱,截至發稿前,已由最高點2235.50跌至1385.81,縮水將近一半。嚴酷的市場形勢正倒逼著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在新賽道嘗試布局。
此外,政策引導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為引導工程機械產品向清潔、綠色、高科技發展,工信部推出了《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行動計劃》,根據規劃,到2035年,中國公共領域用車將全面實現電動化,包括公交車、城市物流車,環衛清掃車等方面,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工程機械電動化研發或運營予以支持。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