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融資平臺正成為中央調控的“靶心”
6月10日,國務院下發通知,要求地方各級政府對融資平臺公司債務進行一次全面清理。沒過5天,銀監會發布年報披露: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各級地方融資平臺授信總量較大,地方融資平臺信貸隱藏較大風險。
知情人士稱,隨著融資規模的快速增長,地方融資平臺貸款出現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不僅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地方融資平臺授信總量較大,集中度較高,而且貸款“三查”不嚴。
地方融資平臺渠道被收緊后,各地資金供給出現了緊張。本報記者采訪發現,各地融資平臺正在探索各種融資途徑,包括發行公司債、股權融資、產權交易等,以緩解其還本付息和后續項目融資的壓力。
地方壓力劇增
在銀監會發布2009年報后,湖南省銀監局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向本報透露,各地銀監局正在對融資平臺進行摸底調查,6月底即將完成,屆時將會把材料匯總上報到銀監會。
在地方上,信貸的結構調整已經展開,首先體現在了票據融資上。
本報記者從央行長沙中心支行獲悉,今年1-4月份,湖南省的票據融資壓縮了91億元,同比下降了45.03%。貨幣調研統計處副處長霍楠分析說,監管部門已經意識到了去年信貸高投放帶來的問題,所以今年對商業銀行的投放進行了控制,壓縮了非理性的增長。
然而,今年湖南省的投資仍然保持較大的增幅,計劃投資9400億元左右,比上年增長25%以上,但2009年湖南省全年財政收入僅為1504.6億元。
長沙城投的計財部經理李飚告訴記者:“受到宏觀政策影響,現在許多銀行放不了款,資金到不了位。”湖南鐵路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也坦言“目前融資很難”。
湖北的情況也類似。一季度,湖北省新增信貸817億余元,比去年同期少增681億元,其中票據融資降了213億元。巧合的是,正當新增貸款同比下降的時候,湖北省政府恰恰出爐了12萬億投資計劃。
歷數湖北12萬億投資計劃具體項目,個個都是“吞錢機器”。如3.7萬多個建設項目中,交通、能源、城建等基礎設施入庫項目1780個,總投資3.16萬億元,占省級入庫項目投資總規模的30.6%。
“湖北目前12萬億的投資計劃,主要的投資項目就是基建項目,整頓地方融資平臺的項目無疑使湖北目前的在建項目雪上加霜,可能有些項目會上不了。”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國務院發文要求對還款來源主要依靠財政性資金的公益性在建項目,除法律和國務院另有規定外,不得再繼續通過融資平臺公司融資,應通過財政預算等渠道,或采取市場化方式引導社會資金解決建設資金問題。
上述知情人士舉例說,目前湖北除了2條高速公路外,其他的高速公路都處于虧損的狀況。如果完全市場化運作,那顯然有些高速可能建不了,因為沒人愿意投資不賺錢的項目。
[next]不過,更令人擔憂的是,整頓地方融資平臺政策帶來的不確定因素。
一位國有銀行信貸部門的老總表示:“公司受波及的主要原因,在于不知道哪些具體的項目是可以申報的,哪些需要暫緩或不報的。一旦公司參與進來,就會承擔先期投入資金收不回來的風險。”
“估計目前湖北有幾家上市公司受影響較大,其中受影響最大的可能是武漢控股,武漢控股是武漢城投投資的,是湖北的一家融資平臺。”湖北省證監局內部人士向本報透露。
中央政策收緊
風雨欲來,早有征兆。
半個多月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常務會議,部署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的管理,堅決制止地方政府違規擔保承諾行為。6月10日,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6月15日,銀監會發布了“2009年年報”,該年報的一個關鍵詞也是融資平臺。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央政府啟動了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2009年全年貸款新增9.59萬億元。在此背景下,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門和機構等通過財政撥款或注入土地和股權等資產設立、承擔著政府投資項目融資功能的地方融資平臺數量出現了超常增長。資料顯示,我國目前不含縣區和鄉鎮的融資平臺已有3800多家,總資產達8萬億元,各級政府融資平臺超過8000個。
很快,地方融資平臺的風險隱患引起了銀行業監管部門的關注。早在去年年初,央行、銀監會就開始了對地方融資平臺進行的摸底調查。
數據再一次驗證了決策層的擔憂。2008年1月底,全國各級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負債總計1.7萬億元,而到了2009年底,債務余額已達6萬億元左右,其中80%為項目貸款,且絕大部分是2009年突然出現的,地方政府債務危機的風險陡增。銀監會更是把可能透支地方政府信用的地方融資平臺列為今年銀行業三大風險之首。
2010年1月在國務院四次全體會議上,溫家寶要求“盡快制定規范地方融資平臺的措施,防范潛在財政風險”。
今年兩會期間,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表示,要保持地方融資平臺合理的投資規模,不要超出地方承受能力、盲目地擴大投資,以消除潛在的財政風險和金融風險。而央行行長周小川則提出,要采取措施,把地方融資平臺的融資行為和金融機構的支持行為,控制在一個合理、可承受的范圍之內。
隨后,銀監會對商業銀行作出積極部署,要求商業銀行對3月底前投放的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逐包打開、逐筆核對、重新評估、整改保全,6月底前完成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授信業務的全面自查清理。
融資另辟出路
目前地方政府還本付息的壓力很大,新增融資需求很多,在地方融資平臺渠道被收緊后,貸款艱難,各地資金供給緊張。
數據顯示,至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余額為7.38萬億元,同比增長70.4%,而今年一季度的銀行新增貸款中,流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貸款回落到了40%。
針對地方融資平臺信貸風險,銀監會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牢牢守住“三條紅線”不放松。而作為地方融資最佳方案的發行債券,今年審批要比去年嚴格得多,財政部今年對各地方分配的發債額度使用計劃,要先由預算司、經建司進行審批,而去年只是備案不用審批。
“2009年,長沙城投實際融資超過100億元,今年計劃投資150億元,開工的項目有湘江大橋、福元路大橋、湘府路大橋,還要開掘南湖路隧道。”李飚對本報表示,“目前長沙市財政安排了20個億,其他的需要自己融資,但顯然沒有以前那么好做了。”
據悉,長沙城投除了在2009年與建設銀行簽訂了160億元的合作框架協議外,也在另謀出路,尋求融資渠道的多元化。5月份長沙城投發行了總額20億元的企業債,目前正在做信托和融資租賃,委托貸款的事宜也在洽談中。
湖南發展投資集團也在積極利用湖南信托公司發行股權信托產品以及發行100億元以上股權信托產品作為項目資本金。集團董事長楊國平表示,公司將發行重點建設項目債券和信托產品、中期票據、租賃融資等,拓寬融資渠道。
此外,湖北省發改委主任許克振也鼓勵通過招商引資和發行債券、股票、基金等市場化辦法來解決12萬億的融資問題。
在一些人士看來,地方投融資平臺籌資渠道單一,主要以銀行貸款為主,這就造成了資金來源單一、結構不合理、抗風險能力差等問題,因此應發揮市場在基礎設施融資方面的作用,降低投融資風險。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陳少強認為,一方面要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嘗試市場化水平高的公司債、股權融資方式、產權交易方式等多渠道募集資金;另一方面,通過產權交易平臺和資產管理公司等途徑整合投融資平臺公司,提高防范風險的能力。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