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收官之際,12月30日,“三湘民營企業百強榜”正式發布,營業收入總額和資產總額均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全省民營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12月30日下午,湖南省人民政府舉行2022三湘民營企業百強榜發布會。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傅聰 攝
今年是我省第二次發布“三湘民營企業百強榜”,和去年相比,進入三湘民企百強榜的門檻有哪些變化?產業結構如何分布?社會貢獻怎么樣?往下看,你就明白了。
百強榜
外行看熱鬧。先從外行視角看,我們不難發現,排第一、二位的企業營收突破了千億,分別為三一集團有限公司(1545.60億元)、藍思科技集團(1093.15億元)。另外,排第100位的湖南岳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營收為21.90億元。
這也就意味著,和去年相比,三湘民營企業百強入圍門檻由17.46億元上升到21.90億元,提高了25.43%,首次突破20億元,入圍門檻再創歷史新高。
內行看門道。今天發布的《2022年三湘民營企業百強調研分析報告》,點出了本屆百強民營企業最關鍵的幾個點:
整體規模大幅提升。營業收入總額和資產總額均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其中:營業收入總額為10780.22億元,較上屆增長23.89%;資產總額為11131.02億元,較上屆增長16.66%。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的企業數量比例為3:62:35,第二產業經營指標規模和社會效益遠遠高于第一、第三產業,其中制造業企業數量在百強中的占比達到45%,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稅后凈利潤、納稅總額和員工人數的比重均超過六成。
科技創新力度持續提升。百強企業中研發人員占比在20%以上的企業8家,研發費用排名前五位的企業均為制造業企業;通過自主開發與研制、引進技術或人才、產學研合作的形式作為技術來源渠道的百強企業分別為77家、60家和57家;百強企業擁有國內外有效專利數量合計為22088項;有60%的企業推進了數字化轉型和綠色低碳發展,較上年均大幅度提高。
社會貢獻日益凸顯。百強企業對全省的稅收貢獻率進一步提高,納稅總額達到375.31億元,增長26.52%;占全省稅收總額的16.71%,較上年增加2.3個百分點;吸納就業人員總數持續上升,三湘民營企業百強就業總數為64.51萬人,較上年增加16.13%,大型企業就業拉動作用明顯。
社會關注度進一步提高。相關職能部門對擬入圍百強的企業名單提出了更專業的意見和建議,確保入圍百強的企業都是健康發展的合規企業,確保今天發布的百強榜單經得起檢驗。
添動能
當前,湖南民營經濟已形成“76999”的發展格局,即民營經濟為湖南經濟貢獻了70%以上的GDP、60%以上的稅收、90%以上的新增城鎮勞動力就業,90%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業、90%以上的新增企業數量。
為鞏固良好發展勢頭、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湖南不遺余力。
以“一榜一獎一中心、一冊一辦一平臺”等“六個一”工作為抓手,綜合施策解決民營企業發展難題,厚植營商沃土、增強發展信心。
大力實施“十個堅決”舉措和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出臺省級領導干部聯系民營企業家工作方案,深入開展“萬名干部聯萬企”行動,組織4.7萬名干部深入18.4萬戶企業“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協調解決各類問題7.3萬個,退減緩稅費1001.26億元。
上線“湘易辦”超級服務端,將其打造成為企業群眾觸手可及的“掌上政務”,全方位提供“開公司、辦業務、找政策”等全流程的惠企服務,讓“身在湖南、辦事不難”的金字招牌更響更亮。
……
努力不停步,成績有目共睹。
近三年來,湖南及長沙的營商環境排名實現“三年三級跳”。
2020年,湖南排名第10位,成為中部唯一入圍前10的省份;長沙排名第13位。
2021年,湖南全國排名第8,比前年前進2位;長沙排名第9,比前年前進了4位,是中部唯一進入前10的城市。
在2022年度全國工商聯“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活動中,湖南與長沙的排名分別居全國第7位、第6位,均居中西部地區第一。
今年前三季度,我省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2.4萬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的68.8%;1-11月,民間投資增長8.8%、比全部投資快1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實現進出口5225.1億元、占全省的81.9%;新增上市和過會民營企業1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74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9萬家。
實踐充分證明,企業是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黨和政府是企業的堅強支撐。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湖南已經打造出企業敢干敢闖敢投的營商環境。
也許有人要問:接下來會怎樣?
今天發布會上釋放出的信號很明確:新的一年,湖南將堅定不移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樹牢“企業是經濟發展的青山、黨和政府是企業的靠山”理念,繼續實施優質企業梯度培育行動、市場主體倍增工程,深入開展“紓困增效”專項行動,深化“五好園區”建設,扎實推進民營經濟“六個一”工作,著力營造親商、扶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環境,以實際行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一系列政策加持下,民營經濟千帆競發、逐浪正當時。
可以預見,今后“三湘民營企業百強榜”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更有看點。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