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210207億元,比上年增長3.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8345億元,比上年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483164億元,增長3.8%;第三產業增加值638698億元,增長2.3%。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7.3%,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9.9%,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2.8%。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2022年,一季度開局好于預期,二季度前期受超預期因素影響,經濟一度出現下滑。面對困難局面,黨中央、國務院果斷決策,及時出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各地區各部門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財政政策提升效能,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加快實施,穩健貨幣政策靈活適度,流動性合理充裕,三季度經濟大盤恢復回穩。四季度盡管疫情沖擊再度加大,但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總體延續恢復態勢。全年經濟頂住壓力實現3.0%的增長,在世界經濟體量排名靠前的主要經濟體中增速領先,經濟總量持續擴大,發展基礎更加堅實,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
經濟總量突破120萬億元。202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達121萬億元,這是繼2020年、2021年連續突破100萬億元、110萬億元之后,再次躍上新臺階。按年平均匯率折算,我國經濟總量達18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85698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2741美元,繼續保持在1.2萬美元以上。
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夯實。壓緊壓實糧食生產責任,加大支農惠農政策力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糧食產量再創新高。2022年,全年糧食產量13731億斤,比上年增產0.5%,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大豆油料產能提升工程扎實推進。2022年,全國大豆、油料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23.7%、1.1%。畜牧業生產穩定增長,豬牛羊禽肉產量增長3.8%。
工業“壓艙石”作用凸顯。2022年,全部工業增加值首次超過40萬億元;其中制造業增加值達33.5萬億元,我國繼續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地位。
能源保供成效明顯。針對國際能源市場波動,強化國內煤炭兜底保障和油氣增儲上產,統籌做好煤電油氣運保障供應,有效應對國內極端高溫干旱等嚴峻挑戰,生活生產用能得到較好保障。2022年,原煤產量45.6億噸,比上年增長10.5%;原油產量20472萬噸,2016年以來首次回升至2億噸以上;天然氣產量增長6.0%,連續6年增產超100億立方米。
基礎設施建設加強。2022年末,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5.5萬公里;其中高鐵4.2萬公里,穩居世界第一。信息通信能力全面提升。2022年末,移動電話基站總數達1083萬個,其中5G基站231萬個,占全球比例超60%,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