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晚間,安徽合力(600761)發布年報,公司2022年錄得營業收入156.73億元,同比增長1.66%;凈利潤9.04億元,同比增幅為42.62%。
與業績增幅相映襯,安徽合力近期在資本市場表現亦頗為搶眼。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公司股價漲幅超80%,最新報收17.96元/股,市值133億元。從股東戶數來看,安徽合力籌碼進一步集中,截至2023年2月末股東總數為2.24萬戶,較2022年三季度末減少23%。
市場對安徽合力年度業績早有預期。今年1月,公司曾發布業績快報,官宣了凈利潤破9億、同比增幅超4成的消息,并指出主要業績驅動因素為新能源叉車及國際化業務產銷規模快速增長。
作為國內叉車龍頭企業,安徽合力已形成了整機與零部件產業鏈協同優勢,構建了為總部中心,以陜西寶雞、湖南衡陽、遼寧盤錦、浙江寧波湖州等地區為西部、南部、北部和東部整機生產基地,以合肥鑄鍛廠、六安鑄造、蚌埠液力、安慶車橋等核心零部件體系為支撐的產業平臺。
2022年,安徽合力叉車銷量26.08萬臺,同比下降5.08%。在銷量微降的情況下,如何實現業績增長?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產品及客戶結構的優化調整。數據顯示,公司國內市場銷量為18.3萬臺,同比下降13.25%;但出口量卻同比增長21.91%至7.78萬臺,再次刷新整機出口新紀錄。
在營收貢獻方面,國外市場實現營收46.32億元,同比增幅達56.64%,占總體營收比重提升至近三成。從產品結構來看,新能源車輛全線均實現銷量增長,其中電動平衡重乘駕式叉車(Ⅰ類車)銷量同比增幅達22.18%,2022年公司電動車銷量占比提升至50.96%。
在高毛利產品拉動下,安徽合力2022年毛利水平全面提升,綜合毛利率為16.99%,同比提升1.44個百分點;其中叉車及配件毛利率為16.71%,同比提升1.62個百分點。分區域看,國內業務毛利率為15.58%,同比提升0.67個百分點,國外業務毛利率為19.35%,同比提升3.55個百分點。
從近年來安徽合力的投資動作來看,電動化、智能化及海外市場亦是布局重點。電動化、智能化方面,2022年8月,公司宣布投建新能源智能工業車輛產業園建設項目,計劃投資總額10.4億元,項目建設期3年,建成后將形成年產6萬臺新能源及智能工業車輛的生產能力;2022年12月,宣布斥資8500萬元投建合力智能網聯工業車輛創新能力建設項目,預計將形成年2000臺套AGV及本體、20臺套智能物流集成項目、1000臺套智能物流核心零部件、9萬臺套智能儀控與車載智能終端的生產能力。
除自建產能外,安徽合力與采埃孚、寧德時代、杭州鵬成新能源等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推進產品鋰電化發展進程;公司還參投了國合智能制造產業基金,目前已圍繞工業車輛新能源、物聯網、智能物流等領域,累計完成投資項目7個。
海外業務拓展方面,安徽合力已成立了歐洲、東南亞、北美、中東、歐亞等五大海外中心,近兩年海外市場營收增速均超50%。
為支撐產能擴張,2022年安徽合力完成了可轉債發行工作,成功募集20.47億元,用于投建新能源電動托盤車、堆垛車整機及關鍵零部件制造、智能工廠二期、南方智造基地、高端鑄件及蚌埠液力基地等項目。
在安徽合力看來,隨著國內經濟環境的中長期穩定向好,疊加制造業全球競爭力不斷提升,中國工業車輛行業在規模、結構和層次上仍有著較大發展空間,具備持續技術創新、規模制造、增值服務及國際化運營能力的優質企業將獲得更多機會。2023年,公司力爭全年實現銷售收入約173億元,期間費用控制在約21億元。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