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財經頻道探訪山東黃金集團焦家金礦的智能化開采,一臺正在調試作業的徐工鑿巖臺車印入眼簾。
據新聞介紹,金礦開采生產旺季,國內金礦開始了全方位的擴產增效。在徐工鑿巖臺車等產品的加持下,該金礦的機械化水平已經超過了80%,作業人員工作效率提升3到5倍。
央視鏡頭里,工作人員正在井下220米的開采巷道里,對徐工鑿巖臺車進行安全調試。
鏡頭里出現的徐工CYTJ45S是一款應用于非爆炸性環境礦山巷道掘進及水、電等各種地下巷道、涵洞的掘進施工作業的設備,也可應用于狹窄礦脈及尾礦開采、小型巷道等的鉆爆破孔、鉆錨桿孔等作業。
據焦家金礦相關負責人介紹,傳統的人工鑿巖,每個班人工只能施工一個作業面,作業量只能達到80噸左右,在全面推行鑿巖臺車施工以后,一個單班也能夠施工兩到三個專業面,產業能達到300噸到500噸。
徐工技術人員為鑿巖臺車配備了聰慧的“大腦”。通過給每個臂配備一個大功率鑿巖機,加載智能成套技術,具備了智能開挖鉆孔、超前地質鉆探與分析、錨桿施工、管棚和注漿加固、配合裝藥等功能。在鉆孔作業中,自動實現開孔、防卡鉆、防空打,并實時記錄施工參數,及時優化下一循環鉆孔方案。
近年來,不少礦山加速向智能化轉型,5G、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礦業生產深度融合。
徐工鑿巖臺車搭載遠程智控技術,設備“駕駛員”在地面之上的集控中心借助控制臺上的操縱桿和數枚按鈕,依靠先進的通信網絡,遠程操作井下的鑿巖臺車,提高效率的同時,還避免了很多地下作業的潛在危險,實現無人化或少人化施工。
設備自動化水平的提升是礦山邁向智能化、數字化建設的必然趨勢。徐工將持續進行技術創新和核心關鍵技術攻關,為施工裝備打造“智慧大腦”,實現無人化或少人化施工,為“綠色礦山”智能建設提供堅實的技術裝備支撐。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