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只要擁有強勁的人才力量,就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甚至會創造奇跡。這句話在玉柴得到了充分驗證。在20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浪潮中,玉柴卻能保持逆勢上揚,銷售收入達271億元,發動機銷售量突破67萬臺,連續9年位于國內同行業首位,再現“玉柴現象”。這個奇跡是如何創造的?探究之后,發現奧秘主要在于玉柴始終把人才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和最重要的資源,人才小高地建設的助推作用對玉柴的飛速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殫精竭慮引進人才
給玉柴持續注入強勁發展動力的,是玉柴背后那支行業內頂尖的人才隊伍。目前,玉柴有國家級技術專家1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有6人,博士34人,碩士210人,高級工程師184人,科研人員近1200人;由30多位國內汽車行業一流專家組成的玉柴專家委員會中,有院士2人、教授級專家16人,積累了5大平臺13大系列發動機的豐富開發經驗。
而在2009年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玉柴不僅沒有壓縮人才隊伍,反而加大了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任何時候都不動搖引進人才的決心。2009年,玉柴與天津大學簽訂校企合作戰略協議,建立天津大學與玉柴的內燃機聯合實驗室,并在天津大學設立“玉柴勵學金”,向32名優秀學生發放2008—2009年度“玉柴勵學金”各5000元,加強了企業與學校在人才培養、人才輸出等方面的合作。此外,玉柴以項目合作方式引進4名博士,招聘5名碩士研究生和74名本科生。同時,玉柴集團高層還親自掛帥,在2009年11月分別奔赴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名牌大學開展2010年校園專場招聘會,提升了招聘工作層次,擴大了宣傳力度和影響力。2009年,玉柴簽約2010年畢業本科以上人員100多人,其中研究生22人。
玉柴引進人才有其令人津津樂道的“六大高招”:第一招是全員搜尋人才;第二招是“以一帶多”引進技術團隊,玉柴聘請卓斌教授為董事長高級技術顧問,而他輔導的多名博士生、研究生,都隨其到玉柴從事電控研發工作,產生了“以一帶多”的技術團隊人才匯集效應;第三招是國際化合作,著名專家李勤博士擔任玉柴董事長高級技術顧問后,同時也帶動了多名國際人才加盟玉柴;第四招是項目載體,以高尖技術項目為載體,對技術領軍人才委以項目負責人,組建項目團隊,有效地吸引了一批國際一流人才加盟,如天津大學堯命發博士、王天友博士,華中科技大學成曉北博士等;第五招是高起點提升研發平臺吸引行業頂尖人才,通過建立博士生社會實踐基地、博士后工作站、國家級技術中心、國家級試驗室、柴油動力人才小高地等平臺吸引行業拔尖人才,尤其是2007年成立的玉柴工程研究院,更成為國內內燃機精英盡情發揮的事業平臺;第六招是提前介入,確保人才儲備。在招聘中提前鎖定在校的優秀大學生,邀請其利用假期到公司實習,對實習中表現優秀的人員提前簽訂就業意向書,既確保了公司高層次人才的儲備,又擴大了玉柴在高校中的知名度。
大舞臺留住“金鳳凰”
經常會有人納悶:這些高精尖人才為什么會選擇地處偏僻的玉柴?這幾乎就像金鳳凰飛進了山溝溝。“因為玉柴能提供廣闊的事業發展平臺!”這是他們很多人發自內心的共同回答。
的確,很多人才都是沖著玉柴廣闊的事業發展舞臺來的。引進人才之后,最難的是如何留住人才并充分發揮人才的聰明才智?對此,玉柴通過構建廣闊的事業發展平臺、關愛入微的人才保護機制,通過事業留人、文化留人、關愛留人,成功地留住了這批金鳳凰在玉柴安心筑巢、創業發展。
玉柴以“綠色發展,和諧共贏”為核心理念,以“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成就大型跨國企業集團”為愿景,為人才搭建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玉柴最大限度地尊重愛護員工,在人才培育方面始終保持最高的培訓費用投入,滿足員工自身發展的需要;玉柴對技術人才進行職業等級認證工作、對管理人員實施攀登工資,追求公司戰略目標與員工職業價值實現的雙贏。
在人才激勵方面,玉柴采取協議購房激勵、項目積分獎勵、新品提成獎勵、談判薪酬、重大科技進步獎、期權激勵等舉措。如在2005年、2006年的重大科技進步獎勵,玉柴分別拿出400萬元和228萬元重獎突出科技人員,共有10個項目、152人次獲得獎勵,其中個人單項獎勵最高為30萬元;公司從2005年起每年拿出500萬元作為期權激勵基金,目前共有42位科技骨干享受此項獎勵。2009年,玉柴積極實施高層人才的安居工程,完成供高層次人才居住的“夢境佳苑”小高層高檔生活區的20多套商品房的有關手續,為玉柴的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居住條件。玉柴還加大投資力度建設以技術中心為主體的玉柴人才小高地,優化了技術人才工作的軟硬件環境。
玉柴還以卓越的企業文化和積極健康的氛圍,為人才構建和諧的發展環境。每年,玉柴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晏平都會親自參與技術人才的慰問活動,每季度都會和博士團隊聚會交流。玉柴親情服務隊會給技術人員提供各種溫暖的親情服務,點滴的關愛,時刻感動著員工的心,使他們全身心撲在玉柴的建設事業上。
在優厚的工作和生活條件的保障推動下,玉柴的科研成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09年,世界上首臺利用現有零部件技術實現可再生空氣混合動力功能的發動機在玉柴成功問世;玉柴和天津大學合作的低碳節能高效發動機在全國首次實現裝車試運行。2009年11月,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被授予“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成就獎”,在全國575家企業技術中心中列第27位,環比提升9位,位居發動機行業第一名。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