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央視新聞頻道特別節目《全面深化改革 中國式現代化萬千氣象》播出《持續用力 湖湘沃土繪藍圖》。節目中,總臺記者走進中聯智慧產業城高空機械園,以中聯重科深耕科技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案例,全面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賦能產業快速發展,加快建設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的生動場景。
戳視頻,看中聯重科的創新發展故事
工程機械是湖南三個萬億產業集群之一,全球工程機械50強榜單當中,湖南長沙就占據5席。這次,總臺記者李艷君探訪中聯智慧產業城高空機械園,不久前,一項世界紀錄剛剛在這里誕生。
全球最高中聯重科72米直臂式高空作業平臺
鏡頭中,全球最高中聯重科72米直臂式高空作業平臺臂指藍天。72米高相當于24層樓高,在這個高度,作業平臺是否穩定直接關乎產品的生命線。平臺上,測試水杯中水面僅微微波動,位于地面的激光測距儀屏幕上跑出一條平緩直線,這說明平臺在移動的過程中,上下顛簸的幅度非常小,設備穩定性和安全性非常高。
相當于24層樓高的空中平臺上,水杯水面保持平穩
在高空作業機械行業,60米及以上被稱為超高米段,行業曾在60米的門檻卡了十多年沒有突破。中聯重科智能高機于2017年進入行業,短短幾年就躋身行業龍頭,旗下產品創造并刷新世界紀錄,這背后是中聯重科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的硬核實力支撐。
據了解,中聯重科已擁有8大國家級科研創新平臺,搭建了基礎應用技術研究、主機產品和關鍵核心零部件等為一體的二級創新機構,同時,公司將全年營收的8%投入到科技研發中,近三年來研發投入超117億元。
目前,中聯重科平均每3名員工中就有1名研發人員,研發人員總數接近1萬人,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了強大的人才隊伍保障。截至目前,中聯重科累計申請專利超過16000件,其中發明專利近7000件,科研成果的市場轉化率高達97%。
鏡頭中的中聯重科智能高機研發人員
如今,在中聯智慧產業城高空機械園,在全智能制造下,平均每20分鐘就能下線一臺高空作業機械。一臺中聯重科智能高機產品,從里到外、從材料到結構、從硬件到軟件,實現了全方位的升級和技術突破。以高機臂架采用的高強鋼技術為例,其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有效減少了臂架末端的擺動,讓設備穩定性行業領先。
中聯重科智能高機產線一景
中聯重科智能高機的產品在國內暢銷的同時,也出口到了全球100余個國家和地區,并實現中國品牌高端高空作業裝備在歐美市場的突破。在中聯重科,一系列世界首創的大國重器陸續誕生,助力擦亮長沙“工程機械之都”的金字招牌。
作為全球裝備制造龍頭企業
中聯重科正持續加強科研創新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加速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
不斷以自身高質量發展成果引領行業發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