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銷扛起營收半邊天,降本提效“摳”利潤。今年H1工程機械多數上市公司保持正增速。
今年上半年,受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等因素影響,國內工程機械行業仍處于筑底調整期。在上年高基數影響下,今年我國工程機械產品出口量及出口金額增速開始放緩,貿易摩擦對部分區域出口形成一定限制。但龍頭企業強者恒強在財報中得以體現,凈利潤增速不算高,但在內需不暢的行業大背景下,已實屬不易。
下半年,行業景氣度能否維持復蘇勢頭?工程機械產業鏈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隨著海外市場的開拓、新興產業的孵化疊加降本提效等因素驅動,今年上半年的行業周期性波動得以平滑,下半年海外業務收入占比有望繼續提升,這將成為對沖周期、實現利潤增長的“穩定器”。國內市場看,利好因素有望逐步兌現,主要邏輯在于上輪機械設備已處于大規模替換窗口期,疊加系列相關政策推動,有望迎來“大規模設備更新+行業自身更新”雙重周期共振。
切更多“海外蛋糕”,H1利潤多數正增長
從今年H1主要工程機械廠商中報“成績單”看,伴隨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龍頭企業市場份額擴大,呈現出強者恒強的態勢。統計顯示,徐工機械(000425.SZ)、三一重工(600031.SH)、中聯重科(000157.SZ)、柳工(000528.SZ)、山推股份(000680.SZ)等共計19家工程機械企業,上半年合計營收2964.43億元,合計歸母凈利潤215.33億元。上半年,除建設機械(600984.SH)外,納入統計的企業全部實現盈利。
其中,9家企業營收凈利雙增長,超六成企業歸母凈利潤增速為正,柳工、中國龍工(03339.HK)增速較快,同比分別增長60.20%、49.19%。徐工機械、三一重工、中國龍工今年H1增利不增收。
首看“工程機械”三大龍頭公司,徐工機械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約496.32億元,同比減少3.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7.06億元,同比增加3.24%;
三一重工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87.38億元,同比下降1.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5.73億元,同比增長4.80%;
中聯重科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45.35億元,同比增長1.91%;歸屬凈利潤22.88億元,同比增長12.15%。
財報顯示,這三家龍頭企業海外收入占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以中聯重科為例,今年上半年,公司境外收入120.48億元,同比增長43.90%,營收占比提升至49.10%,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14.32個百分點。
徐工機械H1國際收入近220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已提升至44%(上年同期為40.75%);三一重工H1海外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62.23%(上年同期占比為56.88%)。
財報顯示,徐工海外產品毛利率24.41%(同比提升1.22個百分點),高于國內的21.69%。公司方面介紹,2024年上半年,其海外產品終端銷量綜合占有率4.43%,同比提升0.58個百分點。挖機、裝載機、壓路機、高空作業平臺等主要產品海外占有率均實現增長。
另外兩家公司海外和國內毛利率差距更大。三一H1海外產品毛利率為31.57%,高于國內的23.03%;中聯H1海外產品毛利率為32.13%,高于國內的24.63%。
上年高基數影響下,今年我國工程機械產品出口量及出口金額增速開始放緩,貿易摩擦對部分區域出口形成一定限制。未來海外出口增速“風向”是否有變?
“相比國內市場處于大周期筑底階段,海外市場空間巨大,周期波動性小。”徐工機械方面認為,國際化是當前穿越行業周期最重要最緊迫的出路。
中聯重科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往后看兩年,海外市場對中國工程機械而言還是藍海市場。從主要出口市場占比情況看,目前很多國家的產品品類擴張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相比于出海大戶,部分公司今年H1凈利增速有所下滑,建設機械H1實現營業總收入13.18億元,同比下降16.06%;歸母凈利潤虧損4.21億元,公司海外營收占比約為6.5%;鐵建重工上半年營收、凈利潤同比分別降13.67%、29.48%。對于凈利潤減少,公司方面表示,主要系收入規模下降,同時投資收益、其他收益較上年同期減少。財報顯示,公司海外業務收入占比11.61%。
下半年看內需復蘇進程
受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等因素影響,今年H1工程機械行業內需仍在底部徘徊。工程機械主要企業通過降本提效、調整產品結構等措施提高產品毛利率。此外,工程機械成本主要為鋼材,鋼材價格下行對于工程機械成本端壓力緩解,毛利率有所提升。
如中國龍工營收雖同比下降6.39%,但凈利潤同比增49%,公司表示純利增加乃主要由于集團提質控本工作取得成效,產品綜合毛利率同比有所提升。
協會數據統計顯示,上半年行業主要產品銷量呈現底部趨穩特征。上半年納入協會統計的十二大類主要產品國內外累計銷售96.89萬臺,同比增長4.58%;其中,國內銷售累計59.71萬臺,同比增長0.31%;出口累計37.17萬臺,同比增長12.3%。十二大類主要產品出口中,有十類實現正增長,其中攤鋪機增幅89.5%。
分產品看,挖掘機銷量數據成為行業景氣度風向標。CME預測今年8月銷售各類挖掘機14300臺,同比增9%,其中內銷6600臺,同比增17%,增速環比持平;出口7700 臺,同比增4%,為2024年來首次同比轉正。
中聯重科相關高管此前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國內挖機銷量轉正主要還是得益于小挖的增長。從公司自身看,土方機械收入在公司總收入中的占比提升。尤其是國內銷售方面,中大型挖掘機產品型譜更加全面。另外,高機、農機、礦機等成長產業發展很快,公司通過品類擴張以及極致降本提效能更好應對市場變化。
另有主機廠相關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上輪工程機械上行周期為2016-2020年,按8年使用壽命,上輪銷售設備已處于大規模替換窗口期,疊加系列相關政策推動,有望迎來“大規模設備更新+行業自身更新”雙重周期共振。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