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梁穩根董事長與7位攪拌設備分公司總經理候選人見面,并從中選出了李開新、王林、易躍華3人,不久他們將分赴成都、上海、大連擔任分公司總經理。其中,李開新被提升為總監助理級、王林和易躍華被任命為正部級。
無論是2003年入司的李開新、2006年入司的王林還是2008年入司的易躍華,他們都擁有一份漂亮的績效成績單。人力資源總部總監王務超說,正是他們持之以恒的努力,堅定的信念和旺盛的學習精神,機會才降臨在他們身上。
這句話對于王林來說更是如此。入司4年來,他5次受到董事長的接見,每次見面都給他帶來了職務上的提升,更得到了能力上的鍛煉。從管理100余人的泵送調試車間,到管理1300名員工的泵送總裝部部長。王林說,這幾年來,每天都有挑戰。讓他頗感驕傲的是,今年在沒有增加人手和場地的情況下,泵送總裝部產能由每天10臺增至20臺,月產由300臺增至600臺,故障率持續下降。
李開新的績效絕對驚艷,去年拿了7個上,5個中上。在他看來,這些還遠遠不夠。“入司7年了,很多同事都已擔當大任,我會繼續努力。”李開新把這次任命當成自己的第三次創業。成都分公司是攪拌設備分公司里最早建成也是最成熟的,每月40套左右的產能,170余人的員工隊伍,管理涉及人財物、產供銷及外部環境等。李開新擔任了多年的管理工作,像這樣獨當一面還是第一次。李開新對此信心滿滿。
由正科直接提升到正部級總經理,30歲的易躍華研究生畢業兩年,就得到了這樣一次絕佳的事業發展機會。這與他入司時的理想相差不遠了。那時他希望能在3年內成為管理300人以上的廠長。兩年來,他從研發工程師到車間主任再到計劃調度部部長,發展得很穩健。“最難的階段是下車間,做生產管理。”易躍華回憶。從一名研究生到研發工程師,跨度并不大,但從研發到生產一線做管理就不容易了。易躍華說,那段日子,他每天泡在車間里到晚上12點鐘左右,這樣持續了四十多天,終于打通了現場的所有環節,之后就好多了。現在他要去的大連分公司剛剛起步,月產混凝土攪拌站20套左右,員工多是實習生,管理難度大,協調事項多。“但容易出成績啊。”易躍華樂觀地說。
這次與董事長見面的7位員工是人力資源總部從上百位具有相應專業背景、職業資歷的后備人才中,通過16宮格模型找到的。人才發展部部長陶洋介紹,公司根據4萬名員工的平時表現,即月度績效或年度績效,導出表現優異的員工,再從這部分員工中根據績效和潛力的16宮格模型,將處于雙優的員工組成后備人才庫。當公司發展出現管理崗位空缺或需要時,就從后備人才庫中挑選出合適的人員,并將其中某些重要崗位人才推薦給董事長,由董事長見面確定。李開新、王林、易躍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表示,人力資源部的推薦讓他們既意外又驚喜。但面對新的挑戰,他們充滿信心,因為他們早就做好了準備。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