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獲悉,國內首家達到歐Ⅴ標準的乘用柴油發動機生產企業歐意德動力集團,或將提前啟動100萬臺產能規劃,此舉也將創造亞洲綠色柴油機生產的新紀錄。據了解,目前歐意德已經具備了30萬臺柴油發動機的年生產能力,居全國柴油機生產企業之首。
2006年,歐意德從意大利VM公司引進了世界最先進乘用柴油發動機技術,通過技術吸收和創新,歐意德成功開發出中國首款達到歐Ⅴ標準的乘用清潔型柴油發動機,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長久以來,我們期盼的與發達國家同步擁有當今最先進柴油乘用車發動機生產技術的目標。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歐意德選擇技術進步與規模擴張并重的策略,在打造技術優勢的同時,努力通過規模生產贏得更大的成本優勢。歐意德動力集團總裁徐恒武表示“性能先進,價格便宜”正是歐意德發動機的核心優勢所在。
在歐意德的生產基地,幾乎所有的設備和生產線都代表著該領域的世界最高水平,引進自VM的發動機生產線,自動化率達到97%,生產節拍更是達到46秒/臺,這不僅保障了歐意德百萬產能的實現,同時也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
徐恒武向記者表示:“歐意德百萬產能規劃,源于對自身實力的信心,更源于對乘用柴油機市場的信心。”從國際汽車節能技術來看,柴油車節能最經濟、最能立竿見影。柴油發動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汽油發動機少25%,油耗比汽油發動機也少30%,而動力則比汽油發動機強50%左右。前不久,中國政府發布的《關于印發“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節能汽車(1.6升及以下乘用車)推廣實施細則的通知》中,節能的柴油車正式進入了政府鼓勵范圍,柴油車市場的發展可謂勢不可擋。徐恒武表示,幾年內柴油車在中國的普及率將達到30%的水平,市場規模將在780萬臺左右,足以支撐百萬產能的釋放。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此次歐意德在規模上的突破對中國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及整車產業將產生積極的影響。汽車零部件特別是核心零部件一直是中國汽車工業的軟肋,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長期面臨“小散亂”的困境。歐意德此次在規模上的突破,改變了零部件產業的規模困局,增強了產業的競爭力,將為中國汽車工業提供更加雄厚的動力支撐。而100萬產能能為歐意德帶來多大的話語權,又將在世界汽車產業競爭中掀起怎樣的波瀾,我們拭目以待。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