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5日召開的2025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主要負責人透露了我國核電及新能源發展的最新規劃和目標。據會議透露,我國在核電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截至2024年,我國在運和核準在建的核電機組已達102臺,總裝機容量約1.13億千瓦,規模躍居世界第一。這一成就標志著我國核電事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不僅提升了國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也為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目標作出了重要貢獻。
核電在運在建規模全球領先
近年來,我國在核電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2024年,隨著“華龍一號”示范工程的全面建成投產和“國和一號”示范工程1號機組的并網發電,我國核電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目前,全國在運和核準在建的核電機組涵蓋了多種世界先進核電技術,包括“華龍一號”、“國和一號”以及“玲龍一號”等,這些技術的成功應用不僅增強了我國核電的國際競爭力,也為全球核電發展提供了新的選擇和參考。
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我國核電在運在建規模的快速增長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持續支持和核電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幾年,我國將繼續保持核電發展的良好勢頭,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推動核電事業高質量發展。
2025年核準開工一批沿海核電項目
會議明確指出,2025年我國將核準開工一批條件成熟的沿海核電項目。這一決策旨在進一步推動我國核電事業的持續發展,提升核電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據了解,我國沿海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核電發展條件,包括豐富的水資源、良好的地質條件以及便利的交通和電力輸送網絡。這些優勢使得沿海地區成為核電發展的理想選址。未來,隨著更多沿海核電項目的核準開工,我國核電事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同時,國家能源局還表示將繼續穩步推進在建核電工程建設,確保在運核電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到2025年底,我國在運核電裝機將達到6500萬千瓦左右,這一目標的實現將進一步提升我國核電的發電能力和能源保障水平。
核電發展助力綠色低碳轉型
核電作為一種清潔、穩定的能源形式,在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名核電業內人士在今年早些時候曾向媒體表示,未來幾年將是核電在中國發展的“黃金時期”。核電的清潔、高效、穩定等特點使其成為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的重要選擇之一。
在節能減排方面,核電的優勢尤為突出。以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為例,相比同規模的火電機組,每年可減少300萬噸標準煤的消耗,節約大量燃料運輸成本,并減少600萬噸二氧化碳、2.6萬噸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這種顯著的環保效益使得核電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能源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除了核電領域取得顯著成就外,我國在新能源發展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會議透露,2024年我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達到3億千瓦以上,占新增裝機的85%以上。這一數據表明,我國正在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推動能源結構的優化升級。
在風電和光伏領域,我國的發展步伐尤為迅猛。2024年,全國風電裝機約5.1億千瓦、光伏裝機約8.4億千瓦,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這些成就不僅提升了我國新能源的發電能力和能源保障水平,也為全球新能源發展樹立了典范。
此外,我國還在積極推進氫能、可持續航煤、纖維素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綠色甲醇、綠氨等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這些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和應用將進一步推動我國能源結構的優化升級和綠色低碳轉型。
能源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我國也取得了顯著成效。會議透露,2024年我國能源自給率保持在80%以上,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綠色低碳發展水平進一步鞏固提升。這一成就得益于我國在煤炭、油氣等傳統能源領域的持續發展和新能源領域的快速崛起。
在煤炭領域,我國繼續實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推動智能化煤礦建設和煤炭產業升級。2024年,我國煤炭產量約47.6億噸,智能化產能占煤炭總產能的比例提升至50%以上。這些措施不僅提升了煤炭的開采效率和安全性,也減少了煤炭開采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在油氣領域,我國勘探開發力度大幅提升,推動川渝天然氣和大慶、勝利頁巖油開發等項目的實施。全國原油產量連續六年回升,天然氣產量連續八年增產超百億方。這些成就為我國的能源安全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撐。
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快推進
為了構建更加安全、高效、綠色的電力系統,我國正在加快推進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會議透露,我國將加強電網、油氣管網等自然壟斷環節的監管,防止利用壟斷優勢向上下游競爭性環節延伸。同時,積極推動蒙西至京津冀、藏東南至粵港澳大灣區、甘肅巴丹吉林沙漠基地送電四川、南疆送電川渝等輸電通道的核準開工。
此外,我國還將實施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優化、配電網高質量發展、新一代煤電升級等專項行動。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開展車網互動規模化試點應用。這些措施將進一步提升我國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可靠的電力保障。
推動新能源高質量消納
在新能源發展方面,我國不僅注重裝機規模的擴大,還積極推動新能源的高質量消納。會議透露,我國將抓好風電和光伏發電資源普查試點,統籌新能源發展、合理利用率和系統調節能力。通過加強電網建設、優化調度運行等方式,提升新能源的發電效率和利用率。
同時,我國還將積極推進第二批、第三批“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設。加快發展海上風電和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等新能源形式。推動光熱發電規模化發展,進一步完善新能源發展體系。
綜上所述,我國在核電和新能源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為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和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隨著更多核電項目的核準開工和新能源技術的不斷涌現,我國能源事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同時,加強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動新能源高質量消納以及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等工作的持續推進,也將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能源支撐。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