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伊始,三一(www.sanygroup.com)科技發起了聲勢浩大的“群策群力”質量改善活動,并由三一科技董事長周福貴親自掛帥,三一科技、尤其是制造系統全員參與,提案內容涉及設計、工藝、制造等全方位生產環節。截止目前,共收到上千份提案,有449條獲得采納。
7月13日,三一科技在上海產業園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頒獎晚會,表彰提案功臣,并當場兌現諾言,頒發了26萬元獎金。來自配重車間的張天茂榮獲提案改善一等獎,獲得周福貴親自頒發的31800元現金大獎和獎勵證書。
配重新人拔頭籌
2009年底,有著豐富技術經驗的張天茂加盟三一,出任三一科技配重車間主任,他正趕上熱火朝天的全員質量改善活動。
在生產中,張天茂發現,由于配重塊內腔空間小,形狀不規則,填充配重砂重量不易達標。張天茂把改善的目光瞄準了它。他以50噸履帶起重機為突破口,帶領配重班長顧梅華等經驗豐富的老員工進行了一場頭腦風暴。
既然問題的癥結都在配重砂,能不能在不減少總重量的情況下,減少配重砂呢?順著這樣的思路,他們很快找到了突破口:托盤與配重箱體焊接件內腔沒有填充物!何不將殘材和切割渣填充進去,以替代一部分配重砂?
在大膽假設之后,張天茂立即找來研發工程師,小心求證。改善提案可行性得到了高度認可,并很快實施。經過試驗,他們將4塊配重各減少0.6噸配重砂,并將減少的2.4噸“轉移”到托盤與配重箱體焊接件內腔,用殘材和切割渣進行填充。
看似簡單的2.4噸挪移,對于三一科技的意義卻非同一般。眾所周知,履帶起重機是對安全要求極高的特種設備,經過這2.4噸的挪移之后,將有效的降低質點重心高度,增加抗傾翻力矩,大大提高了吊裝安全。同時,通過減少配重砂,循環利用切割殘材,50噸履帶起重機每套配重降低成本數千元。
這項改善理所當然獲得了一等獎。
隆重頒獎酬智者
19點30分,在熱鬧的開場歌舞之后,頒獎晚會正式拉開了帷幕。三一科技主要領導均出席了此次頒獎,現場座無虛席。
舞臺上,質量改善的功臣們群星閃耀。
大噸位小件中心以56.25%的提案采納率榮獲團體第一名。在領獎時,其中心主任陳輝軍介紹道:“一直以來,我們就注重培養員工的改善意識,只要有員工提出改善方案,我們都及時予以鼓勵。再加上這次活動的大力宣傳,一線工人的熱情被充分激發,由于平時改善經驗多,大家提案的采納率自然就高了。”
調試工作中心粟峰上臺接過二等獎獎勵證書,樂得合不攏嘴。他提出的“將630噸主變幅桅桿變徑拉板與超起變徑拉板改為通用物料”改善提案,將兩種工況的變徑架整合為同一變徑拉板,增強了通用性,更換更方便,同時也降低了成本。
調試工作中心付俊標和小件工作中心戴文軍一同上臺,分享了二等獎的榮譽。他們提出的關于“走臺底板使用新材料”改善提案,將原來50-150噸的鐵制底板改用鋁塑底板,一改之前安裝不便且油漆易脫落生銹、變形的問題,安裝方便,節約人力,且無需噴漆、電泳。
據統計,此次活動中,一線員工共提交了730個改善提案,有277個提案獲得采納。其中多項提案,就連研發人員也贊嘆不已。三一科技研究本院院長劉金江表示,一線工人的改善從實踐出發,能更好地解決履帶起重機實際應用問題。今后,這項活動一定要堅持下去,將他們的智慧更大地發揮出來。
提升質量落實處
如今,“群策群力”質量改善提案活動已經成為了三一科技的一個長期活動,并且將定期組織評審、頒獎。
在目睹了這一輪重獎之后,更多的一線工人躍躍欲試,產生了從比技術、比產量到比動腦、比提案的可喜轉變,工人提案改善的氛圍十分濃厚,僅裝配工作中心液壓班孫師一人,就提交了10多份改善提案。更重要的是,他們現在養成了一種改善的眼光,在工作中發現問題、改善問題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近年來,三一科技飛速發展,從神州第一吊,到一次次刷新超大起重能力的亞洲紀錄。從奧運場館到世博場館,從陽江核電站到寧德核電站,三一履帶起重機在各大重點工程建設項目中一展身手,其出色表現,獲得了客戶的一致認同。
如今,上海三一科技已成為全球主流的履帶起重機設備供應商和吊裝方案提供商之一。我們相信,通過這場持續的、全員參與的質量改善風暴,三一科技產品質量定能更上一個臺階。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