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政府出臺了《珠江三角洲產業布局一體化規劃(2009—2020年)》簡稱《規劃》,規劃中提到要建設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化四類重大工程共150項。根據《規劃》,廣東將投資近2萬億元,近期規劃目標將在2012年實現,到遠期規劃2020年,珠三角地區9市將初步實現五個“一體化”。
其實,早在2009年1月8日,國家發改委公布《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規劃范圍以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中山、惠州和肇慶市為主體,輻射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并將與港澳緊密合作的相關內容納入規劃,促進珠三角進一步發揮對全國的輻射帶動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
“任何規劃的出臺,只是對當地的發展提出了一個方向性的指引,它的具體實施都是在摸索中推進的,并且是符合當地經濟發展的。去年,珠三角經濟區的戰略規劃定位是:探索科學發展模式試驗區、深化改革先行區、擴大開放的重要國際門戶、世界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今日,珠江三角洲產業布局一體化出臺,推進9市的共同發展,可以有效的整合產業資源,縱向協調發展。”北京大學教授蘇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擬建金融改革綜合實驗區
總所周知,廣州作為我國貿易加工和出口的主要城市,而深圳又被稱為我國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搖籃,因此,規劃提到要著力建設珠三角金融創新綜合服務區。
規劃提出,以廣州、深圳兩個區域金融中心為主體,以佛山、東莞和珠海等城市為節點,整合金融資源,著力建設珠三角金融改革創新綜合實驗區。另外,珠海充分利用連接港澳的地緣優勢,在橫琴新區建設跨境金融市場,與港澳共建國際金融研究機構,構建重要的金融合作智力平臺,建設橫琴金融創新先行區。為此,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教授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與上海浦東、天津濱海的金融改革不一樣,上海浦東和天津都是以金融為核心主導的,而珠三角更多的是綜合性的改革和開放,主要是為港珠澳及其它地區提供一種后臺服務的職能。
政府引導發展公益事業
規劃中提到,到2020年珠三角9市今后將享受包括公共教育、公共衛生、公共文化體育、公共交通、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業保障、醫療保障、生態與環境和現代服務業等十大一體化基本公共服務。
在國內通訊資費尚還處在相對壟斷的前提下,廣東省提出在珠三角9市積極推進信息服務資費改革。根據規劃,此次廣東省提出要在2010年年底前,調整各市移動電話價格差異較大的預付費資費套餐。2012年1月前,取消廣佛之間的移動電話長途和漫游資費,將各經濟圈內的固定電話通話費調整為區間通話費水平,爭取實現廣佛、珠中江和深莞惠通信資費一體化。2015年1月前,完全取消珠三角地區之間的移動電話長途和漫游資費,將固定電話長途通話費調整為區間通話費水平,實現珠三角通信資費一體化。另外,規劃還提出以公交“一卡通”的規劃,實施全省統一結算。住房保障方面也提出打破區域概念,實現住房保障對象(即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資格不僅在當地獲得承認,而且在珠三角其他城市也可獲得承認。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