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來,各類區域經濟振興計劃以及城市總體規劃的出爐愈發密集,今年更是呈現“遍地開花”的局面。而今,城市總體規劃“大軍”中又添兩位“新兵”。8月23日,中國政府網上刊登了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和《關于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遍地開花各司其職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今年以來,獲得國務院批準的城市總體規劃共有3個,除了深圳市和鄭州市外還包括武漢市。而區域振興計劃則從2007年12月長株潭、武漢“兩型社會”改革試驗區規劃出爐以來,已經有20個區域振興計劃出爐,受惠中心城市多達27個。
國家對各區域以及城市的振興規劃從點到面、“遍地開花”式的支持,是出自怎樣的整體考慮呢?對此,記者采訪了華東師范大學長江流域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徐長樂。他認為,這種“遍地開花”其實是一種均衡發展的戰略舉措,各地區的規劃中都有國家對其的定位,各自的任務,各自發展的優勢。
國務院批復的《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指出要以中心城區為核心,完善城市功能,形成“三軸兩帶多中心”的軸帶組團結構。加強對沿海發展帶的規劃和引導,嚴格控制圍海造地,保護和合理利用岸線資源,妥善處理開發與保護的關系。
《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深圳的城市常住人口將控制在1100萬人以內,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890平方公里以內。根據深圳市資源、環境的實際條件,堅持集中緊湊的發展模式,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合理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資源。
《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中,則更為重視城鄉統籌發展。強調要合理定位老城區與鄭東新區的功能,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提高對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根據市域內不同地區的條件,有重點地發展縣城和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建制鎮,優化村鎮布局,促進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不同的城市進行不同的定位,這形成了全國一盤棋的均衡發展格局?!毙扉L樂認為,這種逐步走向均衡并不違背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各地區形成具有特色的競爭力共同發展,是我國經濟從均衡發展走向不均衡發展再到均衡的一個周期規律。
深圳地位得到提升
相比鄭州市在河南省無可爭議的重要地位,深圳在廣東省的地位則一直具有爭議性,爭議的一方來自同樣在廣東省擁有重要地位的廣州市。多年以來,這兩座城市誰是廣東省乃至整個珠三角的中心城市,一直成為業界爭論的焦點。對此,徐長樂認為,《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獲得國務院批復,也意味著深圳的城市地位得到了中央的肯定,這對于它在整個廣東省乃至整個珠三角的城市地位上升有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同時,《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還要求,要加快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深圳與香港的聯系,改善城市與周邊地區交通運輸條件。這無疑也讓人有了對深港一體化進一步深化的預期。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