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新需要全球視野”
2009年底,全球工程機械一流品牌意大利CIFA中國基地,在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麓谷工業園正式建成投產,此舉標志著中聯重科向國際化進程邁出了堅實一步。
“自1993年試制我國第一代混凝土輸送泵以來,中聯重科就瞄準國際同行業的最新科技成果。”談及2008年中聯重科對意大利CIFA的收購,詹純新意猶未盡地向記者介紹,這代表了全球最高水準的技術迅速為中聯重科吸納,混凝土機械全球第一的領導地位第一次被中國企業占據。
工程機械行業作為我國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歷了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發展過程,經過50多年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形成了門類齊全、具有相當規模和一定水平的產業體系。鑄就了一批像中聯重科、徐工這樣的國內外知名企業,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與外資、合資等國際知名品牌相抗衡。
回顧10年前,國外品牌占領了我國工程機械一些主要機型的大部分市場,如今我國工程機械產品不但把國外品牌擠出我國市場,基本占領了除挖掘機以外的所有市場,而且產品出口到歐美等工程機械強國。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的全球工程機械50強中,中國企業已經占據8家,中國已成為世界工程機械生產大國。
“經濟的全球化必然帶來科技競爭的全球化,‘國內第一’早已顯得蒼白無力。全球視野下的自主創新,其最終目的在于,支撐起國家創新體系,為國家創新戰略占領更多的制高點。”詹純新說。
進入21世紀,中聯重科以系列并購成為國內工程機械三大巨頭之一,2008年起,中聯重科更是相繼并購了陜西新黃工、湖南車橋廠、華泰重工、意大利CIFA、信誠液壓等五家公司,在土方機械、散料運輸機械、工程機械專業車橋等領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基地。而其中海外收購意大利CIFA尤其令人關注,此舉使中聯重科一舉成為全球混凝土機械最大制造基地。
有媒體指出,中國機械工業的制造平均成本約比歐美國家低30%左右。中聯重科目前的制造和成本優勢,如果能夠與CIFA的管理、技術、品牌、渠道較好整合,則新企業的競爭力必然進一步改變現有的世界競爭格局。
其實,此次對CIFA的收購,對中聯重科而言,還有更深遠的意義。中聯重科是一個內部增長和外部收購同時并重的企業,但是,中聯重科此前的收購,幾乎都是產品線的擴張,雖然橫向擴大了企業的地盤,立竿見影地增加了企業的利潤,但對詹純新來說,這些并購整合的完成,最多不過是積累了收購經驗,考驗了企業文化的包容能力,而收購CIFA并將其完成整合,則是一次將企業管理和競爭能力提升到國際一流企業的機會。這不僅直接影響混凝土機械產品線,而且將全面覆蓋中聯重科的其他產品線,將其他產品線的競爭能力提升到國際水平,企業的獲利能力將得到全面的提升。
“無論是引進技術,還是收購國外企業,都要掌握核心技術,尤其是要通過靈活的人才機制,不斷引進和培養掌握核心技術的人。我們收購了意大利CIFA公司后,正好趕上全球金融危機,我們保留了CIFA的核心技術團隊和管理團隊,在市場、技術、制造、信息化四方面國內外協同,把金融危機對意大利工廠的影響降到了最低。”中聯重科監事會主席龍國鍵說。
“CIFA對中聯的發展有什么實實在在的作用?一直是我最關心的問題。現在看來,收購CIFA,就是再多十個億也值得。”在對比CIFA產品與中聯重科產品的各種細節時,時任湖南省委書記的張春賢在視察CIFA供應鏈中國基地時表示,要在鋼結構、電液控制系統優化等方面仔細對比技術差異,充分研究、吸納、消化國外的先進技術,增強中聯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自主創新的全球視野,決定了我們企業的使命不是對國際標準的仰望,而是要把中國的標準變成世界的標準。但國際標準的制訂權往往集中于技術金字塔的頂端,如果不能進入這個‘俱樂部’,失去的是國際市場準入的話語權。”詹純新說。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