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河北省實施“雙三十”節能減排工程的決勝年、交賬年,作為“雙三十”重點縣,河北省永年縣注重練好內功,借勢發力,狠下壯士斷腕的決心,擺好背水一戰的陣勢,堅定決戰必勝的信心,通過下好“加強領導、深化宣傳、嚴格考核、強力督導、積極引導”五步棋,提前打響污染減排總攻戰,以其獨有的“太極功夫”,上演了一場狠抓污染集中整治、牽引產業結構調整、助推經濟健康發展的“減排傳奇”。
加強領導,提升污染減排的戰略地位。該縣進一步調整加強對節能減排的組織領導,由原來的副縣長主抓升格為常務副縣長主抓,改節能減排領導小組為指揮部,并由縣委書記、政府縣長親自任政委和指揮長。
縣委書記邊飛在節能減排工作會議上提出,污染減排工作要做到“四嚴四不”:嚴格目標任務不打折;嚴格準入條件不放寬;嚴格目標考核不動搖;嚴格責任追究不手軟,為節能減排工作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和政治保障。縣長楊華云在節能減排工作會上提出,要堅持三個“一律”,絕不手軟,即對完不成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的縣直部門、鄉鎮和企業一律從嚴追究、一律予以免職、一律停產整頓。
8月份,在全縣八屆八次全會上,該縣將節能減排作為六項重點工作之一納入剛性考核指標,擺在與經濟建設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來抓。戰略地位確立和提升,為打好今年的節能減排總攻戰,高限完成承諾目標,促進縣域經濟實現戰略性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深化宣傳,牽動全民參與減排的工作熱潮。該縣不斷加大對污染減排工作的宣傳力度,散發了由政府縣長楊華云簽名的《致全縣“七小”企業的一封信》,闡述了小化工、小電鍍等“七小”重污染企業的危害,并在全縣開辟了“信息直通車”,動員廣大群眾通過手機短信、來信或互聯網等形式舉報“七小”企業,使污染企業成為過街老鼠,無處藏身。
各部門還利用各自優勢,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地開展立體式宣傳。該縣節能減排辦在全縣開展了送一本書活動;環保局通過在全縣鄉鎮村顯要位置涂刷環保宣傳固定標語,舉辦規模浩大的“六·五”世界環境日宣傳活動,組織中小學生“綠色環保手牽手”社會實踐活動和“永洋杯”環保書畫展,舉辦社會各界人士參加的環保座談會,以及環保進農村大型文藝宣傳會演等多種形式造濃環保氛圍;廣電局、報社通過加大對整治污染企業的宣傳報道、跟蹤督報、典型訪談,既對污染企業形成了強大的輿論壓力,又激發了廣大群眾對污染行為的監督熱情,看似普通的一封信、一本書、一個短信、一條標語、一次實踐、一次座談、一篇報道,充分發揮了太極拳“一兩撥千斤”的功效,在全社會形成了人人支持、人人參與、人人行動的濃厚氛圍,極大限度地牽動了全民參與污染減排的工作熱潮。
嚴格考核,壓死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該縣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工作的考核力度,印發了《2010年節能減排暨環境保護目標管理工作考核辦法》,建立了一月一通報,一季一考核,年終總考評的考核考評制度,堅決落實節能減排工作“一票否決”制。
對完成節能減排工作好的部門和企業實行重獎,對不能如期完成的部門和企業,實行“一票否決”,取消年度綜合評先資格,鄉鎮、縣直部門主要領導、主管領導一律從嚴追究責任。凡逾期完不成節能減排任務,在考核中倒數第一名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就地免職,倒數二、三名的,鄉(鎮)長就地免職;縣直部門倒數第一名的,主要領導和主管領導就地免職,倒數二、三名,主管領導就地免職;國有企業法人代表一律按照干部管理程序予以免職,民營企業一律依法責令停產整頓,其法人代表不得擔任各級各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截止目前,該縣累計組織召開各類督查、調度、現場觀摩會21次,組織人大、政協領導視察6次,按季度分別對20個鄉鎮、32個部門、5個園區、10個重點企業開展階段工作考核兩次,并在全縣通報批評,有力地推動了各項節能減排工作的順利開展。全縣實施的25個重點節能減排工作項目,已有15個提前完工并投入運行,8個項目預計9月底前可竣工投產,兩個跨年度項目正在按計劃實施。
痛發重拳,狠治結構性污染頑疾。針對“七小”等重污染小企業工藝落后、設備簡單、污染嚴重、易轉移、易反彈,多年難禁的歷史頑疾,該縣圍繞“打造碧水藍天、建設生態永年”的總目標,痛下決心,下猛藥,揮重拳,把實施結構減排作為推進節能減排的重要抓手,在全縣叫響一個口號:“要么讓企業消滅污染,要么就讓污染消滅企業,決不允許這些靠破壞生態環境,侵害群眾利益賺取黑心錢的企業存在!寧可讓縣財政少收一千萬,也絕不要這黑色的GDP!必須干凈徹底、一個不留”。在短短20天時間里,出動鄉鎮和部門執法干部數千人,組織大大小小集中行動40余次,以“百團大戰”的迅猛攻勢,一舉取締小化工、小電鍍、小軋鋼、小塑料、小造紙、小煉鐵、小煉油等“七小”重污染企業54家,拆除廢棄和不達標煙囪54根。經測算,僅此一項,該縣月可實現節電1100萬度,年節能量6.2萬噸標煤,年減少二氧化硫排放936噸、化學需氧量1538噸、煙粉塵4093噸,取得了良好社會和環境效益。
疏堵并舉,引領新型產業強勢崛起。在大力度整治老污染企業的同時,該縣在“扶”字上做文章,堅持堵疏結合、政策扶持,實現節能減排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在政策上,助推企業轉產做大,只要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的項目,該縣從資金、土地等各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扶助這些重污染企業改產、轉產,積極引導企業發展科技先導型、質量效益型、低能耗、少污染或無污染的循環經濟項目或低碳經濟項目等。該縣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累計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擔保資金4.2億元,涉及建材、標準件、農副產品加工、化工等9個行業近百家中小企業,引導企業入區進園,統一生產,集中治污,通過減污降耗,擴規增效,實現特色產業上檔升級。
特別是作為中國緊固件之都,該縣針對原有標準件鍍鋅產業規模小、治理措施跟不上問題,按照“疏堵結合、關小建大、統一生產、集中治污、以疏促堵”的思路,對所有在縣城區和村街之內的標準件企業廠攤集中實行“退城進區”、“退村進區”,利用崗坡、河灘地和舊村改造置換土地規劃了占地400畝的兩個園區,健全水、電、訊、氣配套設施,實行供料、生產、電鍍、治污、儲存、品牌和銷售“六統一”,幫助籌建了三個電鍍生產小區,配套建設三個污水處理廠,并全部落實中水回用措施。既解決了過來小電鍍遍地開花污染環境的問題,又促進了標準件產業集群發展、整體提升。“載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