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四萬億”投資圖譜昨日亮相。
昨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七個產業被作為中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在今后加快推進。
一年歷程
去年9月21日至22日,兩日內,溫家寶接連主持三次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座談會,聽取47名經濟、科技專家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見和建議。
這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第一次正式進入輿論的視線。座談會舉行得格外低調,除了中央媒體的通稿報道,所有參會專家均被要求不得接受媒體采訪。
根據官方媒體的報道,在當時的座談會上,與會者就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材料、新醫藥、生物育種和信息產業建言獻策。中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初步框定。
一石激起千層浪。在隨后的政府會議、討論和文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被越來越多地提及。
去年11月3日,溫家寶在人民大會堂向首都科技界發表講話,強調了科學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性。“選對了就能跨越發展,選錯了將會貽誤時機。”溫家寶并表示,要逐步使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
在這個初步確定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的講話中,新能源(含節能減排及新能源汽車)、信息網絡、新材料、生命科學、空間技術被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及。而昨日框定的先進制造業則未在其中。
去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被這個定調來年經濟方略的會議再次提及,但并未提舉具體產業。
倒是在同月由工信部舉行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該部部長李毅中明確提出,把信息網絡、先進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培育重點,作為中國“搶占國際經濟技術競爭制高點的主攻方向”。
進入2010年,2月初,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的“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部際小組”宣告成立,包括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等20個部委或單位負責人組成。其中,發改委主任張平任組長。
到了今年3月召開的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作為最為重要的政府文件之一,溫家寶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上,“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也赫然在列。
當時,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框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六個,均在昨日確定的七大產業中,分別為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信息網絡和高端制造產業,只是信息網絡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所取代,次序上也略有調整。
昨日確定的七大產業中,新能源汽車未在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被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單獨提出,但在報告新興產業相關的段落里,還是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
政府工作報告中,與新能源汽車并列提及的還有“三網”融合、物聯網的研發應用等,而此次鎖定的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則只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一詞代替。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