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色的機組、橙色的工作服,在蒼茫起伏的蘇北大地上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自8月28日以來,英達大型就地熱再生機組開始對徐州地區的徐豐、徐海兩條干線公路進行全面整治,這是江蘇省公路系統首次大規模采用英達就地熱再生技術對江蘇省內干線公路進行養護。
車轍治理的良方
為迎接國檢,確保公路使用的“舒、暢、安、美”,日前,徐州公路管理處采用國際領先的英達就地熱再生技術整治徐豐(S322)、徐海(S323)省道的車轍“頑疾”。
徐豐公路、徐海徐州段都是徐州地區重要的干線通道,雙向四車道,車流量繁重,對區域經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目前,這兩條干線公路主要病害是車轍,車轍平均深度均為2-3厘米,此外還有少量的補丁和坑槽,對安全行車影響很大。
據了解,車轍是我國最常見的路面病害之一,傳統銑刨攤鋪和微表處等工藝治理成本高、污染浪費嚴重,而且治理后路病還容易復發,這是長期困擾道路養護部門的重要問題之一。
“英達復拌技術具有環保節能,可優化級配,提升路用性能,治理后車轍不易復發等諸多優勢,是我們采用英達復拌就地熱機組的原因,”徐州公路管理處的一位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精調級配、提升抗車轍能力
9月14日,在徐海線新沂段施工現場,記者看見猶如一條“橙色長龍”的英達復拌機組緩緩駛過,經過前面三臺“加熱王”的充分加熱,路面迅速軟化,緊隨其后的“公路王”輕松地將其耙松,骨料沒有絲毫被打碎。隨后,料車添加了一定比例新瀝青混合料,與原路面材料一起提升拌合,并重新攤鋪到路面上并碾壓成型。
這兩個項目的現場負責人唐世旺經理告訴記者,“徐海公路原路面級配為AC-13F型,路面抗重壓性能不足,其中細集料偏多、瀝青含量較高,抗車轍能力較弱,經過英達公司下屬的江蘇省瀝青路面熱再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大量試驗分析之后,決定將路面調整為抗車轍能力更強的粗密級配(AC-13C型)混合料。”
同時,據記者了解,由于英達熱再生設備獨有的層間熱粘結技術消除了再生層與下承層之間的弱接縫、弱界面,這就極大地提升了路面抗剪強度及抗水損害能力。東南大學結構試驗室的實驗數據表明,采用英達就地熱再生技術施工后路面層間抗剪強度達到傳統工藝的3倍。“層間抗剪強度的增強,也就直接提升了路面抗車轍能力,”徐州公路管理處相關人士說。
推廣現代化技術,干線公路養護也要節約、環保
“加強干線公路養護管理,對于轉變交通發展方式、推進江蘇交通現代化、提升交通綜合服務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江蘇省副省長史和平日前在部署江蘇干線公路養護管理的電視電話會上明確表示。在此次會議上,明確了今后一段時期江蘇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標是:“打造一個安全、高效、綠色、可靠的公路網絡。”
《江蘇省干線公路發展規劃研究》顯示,至今年年底,江蘇全省干線公路總規模達到13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100公里、一級公路5200公里、二級公路3700公里。也就是說,撇除國道干線,省內干線將達9000公里。面對越來越龐大的干線里程和越來越完善的干線網絡,如何實現綠色環保、高效可靠的養護公路變得越來越重要。
一直以來,江蘇省交通管理部門十分重視節能環保、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曾在多條高速公路、市政道路的養護施工中積極采用英達就地熱再生技術。此次,江蘇省交通廳又首次將其大規模應用到干線公路上,這是對一直致力于發展綠色環保、節能高效、優質等技術的英達公司再一次肯定。
“這一技術值得在全省范圍內大力推廣,”這是江蘇副省長何權對推廣英達熱再生技術的批示。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