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中國最大民營建筑設備制造商三一重工正在探討在新加坡進行一項為數達幾千萬元的投資。
三一海外新加坡子公司總經理楊宗義24日接受專訪時,透露上述消息。
楊宗義指出,公司在本地進行投資的概念設想,與汽車業所謂的“4S店”相仿:集銷售、維修、零配件和售后服務為一體。不過,具體的投資概念仍未定案。
他透露,已與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IE Singapore)和裕廊集團(JTC)進行接洽,在惹蘭都干(Jalan Tukang)找到了幾塊地段。
至今,該投資項目的市場調研和企劃書已經完成,正在等集團主席的點頭。
楊宗義:“考慮到新加坡地方小、市場容量也不大,集團的主席還沒有作最后決定。”
在上海綜交所上市的三一重工,是中國最大的建筑機械制造商之一,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9億4600萬人民幣,凈利達28億7500萬人民幣。
三一重工在2007年進軍本地市場,至今共累積了4500萬美元營業額,每年銷售額超過1000萬美元。今年至今,三一重工在本地取得了900萬美元的銷售額,估計全年銷售額將介于1300至1500萬美元之間。
除了售賣建筑設備給本地及區域的建筑、港口、船廠、器械租賃業者——包括港務集團(PSA)、泛聯(Pan United)、新科海事(ST Marine)等;也通過新加坡將設備轉賣到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中東等區域市場,轉銷業務占了本地總收入的30%-40%。
談到市占率,楊宗義估計,本地目前約有800到900臺的新舊履帶式吊車在使用,其中三一重工的機器占了60臺。若僅算新進機器的份額,三一重工占了約30%。
楊宗義指出,盡管本地市場小并趨飽和之勢,但鑒于我國政府對建筑設備標準嚴格、業者也往往在購買機器的五年后才淘舊換新、將舊機器賣到區域市場,對未來的業務展望表樂觀。
談到在新加坡的未來計劃,三一重工副總經理梁棟指出,基于成本考量,并不把在新加坡設廠生產納入考慮范圍內。但他表示,可能會善用新加坡的交通網絡,把這里作為中轉基地,把產品賣給區域市場的同時,也從本區域的上游供應商購買材料。
另一項功能,則是通過在此設立區域總部、以提升品牌形象。
梁棟說:“1000萬、500萬美元的銷售額對公司來說很小,但如果品牌形象能在主流版圖里提升,是很開心的。”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