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今年是我國“十一五”規劃實施的最后一年,也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統籌“十二五”編制的關鍵一年。“十二五”主基調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鍵在“加快”,成敗在“轉變”,主題是改革,內容是創新。我們從“十二五”規劃的總方向和著力點進行前瞻。
總方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2010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楊偉民說:“這五年是我國發展史上一個很不平凡的五年,經濟發展速度比較快,年均可以增長10.1%左右,也是民生大為改善、區域協調良好的五年,同時也是面臨國際金融危機的五年。”
“未來的五年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關鍵時期。”楊偉民說,“十二五”規劃將圍繞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城鄉區域結構的調整,同時將加強改善民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強區域合作。
著力點一:收入分配格局調整
“十二五”分配格局調整:兩根本性方向九種途徑三大重點
可以說,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已成為影響我國居民消費增長、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原因。“十二五”期間如何優化調整收入分配格局,成為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環節。開辟新的途徑改變目前分配格局不合理現狀,正在成為“十二五”規劃編制的重點內容之一。
在“十一五”最后一年的最后一個季度,為了完成節能減排的目標,全國各地都進入最后的決戰。對于一些官員而言,完成節能減排目標成了現階段最大的任務,甚至排在GDP增長之前。
著力點二:強化減排指標
“十二五”污染減排將從環境質量改善等三方面入手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在16日于此間舉行的第六屆環境與發展中國(國際)論壇上表示,“十二五”期間污染減排工作將從減排指標選擇、減排舉措實施、減排責任落實三個方面繼續深入推進,把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總量的控制、環境質量改善、環境風險的防范和維護人民群眾環境權益等有機結合起來。
著力點三:扭轉區域發展不平衡
“十二五”規劃將注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商務部副部長王超在此間舉行的“區域經濟熱點與投資發展論壇”上透露,在“十二五”規劃中,中國將更加強調均衡、可持續和科學發展,繼續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王超說,下一個五年將是中國區域經濟結構更加合理、產業布局更為完善的五年。在今后5年中作為國家經濟結構轉型整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將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