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重科混凝土泵生產線
“產業科技化”
如果轉制的結果只是少了一個傳統的科研院所,多了一個傳統的企業,那么轉制的初衷就沒有完全達到,關鍵還是要讓這些轉制企業在行業發展中起到輻射和引領的作用。
上世紀90年代,是中國市場上國內外品牌爭奪最激烈的時候,國內市場充斥著國外品牌的工程機械,國內品牌普遍比較弱小。憑借著多年技術儲備,公司很快“瞄準”了市場需求量較大、自己又最為自信的混凝土輸送泵,將其作為主打產品。通過加強研發攻關,在公司成立的第二年,我國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混凝土輸送泵就在中聯誕生了。
由于價格優勢,加上市場需求旺盛,第一批10臺混凝土輸送泵迅速售完。正當大家準備慶祝旗開得勝的時候,問題出現了,售出的產品經常發生故障,技術人員不得不四處“售后服務”,雖然市場依然供不應求,訂單還在不斷簽訂,但詹純新還是做出了停產的決定。多年從事科研工作的經歷使他堅定地認為,產品技術不過硬,企業無法獲得長遠發展。
在停產停售期間,公司靜心搞研發,半年后,第二代混凝土輸送泵下線,并受到市場的肯定,一下子售出45臺。這一年,實現利潤1300萬元。以后連續多年中聯的盈利都幾乎翻番。
作為國有企業,面對來自民營企業的競爭壓力,中聯必須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中聯選擇了上市。詹純新說,“上市的目的不僅是融資,更重要的是在公司真正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和與之相適應的產權制度。”
2000年,中聯重科正式掛牌上市,此后企業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低調、內斂的詹純新頻頻以大手筆示人:整體收購了英國保路捷公司;收購中國機床工具工業老牌國有企業———湖南機床廠;與浦沅集團成功重組;收購中標實業有限公司經營性資產,占據國內城市環衛機械市場的龍頭地位;收購新黃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收購東風汽車旗下的湖南汽車車橋廠……
中聯重科得以超常滾動式發展,在于它一系列的改革,尤其是科技體制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使其獲得了與發展相適應的體制機制保證:前者把長沙建機院這個當初的“主管單位”通過“整體上市”并入中聯重科,成為其研發主力,這也是我國科研院所改革中下屬產業實體成功吸收整合“母體”的唯一范例;第二項是并購了一系列國有企業,通過國企改制,使其煥發了新的生機。
“‘科技產業化’是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以產生經濟效益;‘產業科技化’則是用高新技術提升傳統產業,推動行業技術進步,這是科技成果轉化的更高層次。”詹純新說。作為龍頭企業,中聯重科將自身的技術優勢推廣到整個行業,引領著整個行業的產品創新與技術進步。
也許與科研院所的背景有關,中聯重科對創新抱有很高的熱情,通過企業國家技術中心、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博士后流動工作站等技術研究平臺,將每年銷售收入的5%—7%用于行業前瞻性技術、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的研究以及新產品的開發,使行業整體受益。目前,國產混凝土輸送泵的國內市場份額,從不足5%提升到95%以上,徹底改變了被國外品牌壟斷的局面。公司行業技術覆蓋率超過75%,并由此每年產生近200 億元的社會效益,先后主持了300多項國家、行業標準的制訂、修訂,并參與本行業國際標準的制訂。
中聯重科進入“產業科技化”時代。
“企業國際化”
如果說之前企業的戰略思路是“裂變”,那中聯重科現在進行的就是“聚變”,必將釋放出新的能量。
2009年底,全球工程機械一流品牌意大利CIFA中國基地,在中聯重科麓谷工業園正式建成投產,這標志著中聯重科向“企業國際化”進程邁出了堅實一步,這代表了全球最高水準的技術迅速為中聯重科吸納,混凝土機械全球第一的領導地位第一次被中國企業占據。
有一種說法認為,中國機械工業的制造平均成本約比歐美國家低30%左右。中聯重科監事會主席龍國鍵介紹說,以中聯重科目前的制造和成本優勢,如果能夠與CIFA的管理、技術、品牌、渠道較好整合,則是一次將企業管理提升到國際一流企業的機會,企業的盈利能力將得到全面的提升。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襲來,由于保留了CIFA的核心技術團隊和管理團隊,在市場、技術、制造、信息化四方面國內外協同,把危機對意大利工廠的影響降到了最低,使CIFA對中聯重科的信心更足了。通過充分研究、吸納、消化CIFA在研發方面的技術優勢,使中聯重科的國際競爭力大大增強。并購CIFA后,中聯重科2009年市場份額增長取得了6%以上的成績,保持著比同行競爭者更加強勁的增長速度。
“自主創新的全球視野,決定了我們企業的使命不是對國際標準的仰望,而是要把中國的標準變成世界的標準。否則,失去的是國際市場準入的話語權。”現在的詹純新更加看重國際市場的話語權,認為這是保持自身優勢,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的關鍵。
國際化使中聯重科研發全面提速:2009年共完成168個新產品開發,平均每1.5個工作日就有一個新品問世。目前,中聯主導產品已涵蓋13大系列、350多個品種,成為工程機械行業產品類別最齊全的企業。
“全球為我所用,我為全球制造”。已躋身全球工程機械企業十強的中聯重科正以全球化的視野推動著自主創新。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