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性售后回租稅收新政 解困融資租賃業
長期困擾我國融資租賃業發展的“售后回租業務是否需要繳納增值稅”問題,近日因國家稅務總局2010年第13號公告的出爐獲得圓滿解決。
這份名為《關于融資性售后回租業務中承租方出售資產行為有關稅收問題的公告》規定,融資性售后回租業務中承租方出售資產的行為,不屬于增值稅和營業稅征收范圍,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
“這是融資租賃行業的一大喜訊,給租賃公司和承租人吃了顆定心丸。”華融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胡繼良9月27日向記者如此表示。同時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亦稱,這一政策的出臺,是融資租賃稅收政策的一大進步。
中國融資租賃業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期。2007年3月,新修訂的《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開始實施,允許合格的商業銀行設立金融租賃公司。
目前,我國金融租賃公司素質不斷提升,經營特色日益鮮明,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業務涉及裝備制造、冶金、電力、醫療、印刷、航空、鐵路、城市公共交通等多個行業。
據統計,截至2010年6月末,國內12家金融租賃公司總資產已達到2300億元,比2007年超過10倍以上。目前,融資租賃業務中售后回租業務占到80%以上,通過售后回租的方式,有利于幫助企業盤活資產,解決流動資金短缺問題。
然而,從增值稅改革以來,關于售后回租業務是否需要繳納增值稅一直存在爭議。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國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自2009年1月1日起,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應區分不同情形征收增值稅。
融資性售后回租業務是指,承租方以融資為目的將資產出售給經批準從事融資租賃業務的企業后,又將該項資產從該融資租賃企業租回的行為。
“由于從交易結構形式上看,售后回租包括出售、租賃兩個環節,而稅法上并未明確售后回租業務中的出售行為是否需要征收增值稅,致使各地稅務機關對此認識不一。”胡繼良告訴記者,一些稅務機關因此要求對售后回租業務中承租方出售資產行為征收增值稅,其中,有部分已征繳入庫。
盡管業內人士對該問題進行多次專題討論,尋求解決辦法,并通過銀監會向國家有關部委反映這一問題,但在政策未明確之前,部分承租人不敢再開展售后回租業務,要求提前結束此前已實施的項目,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融資租賃業的發展。
上述問題引起了國務院高度重視。在國辦發〔2008〕126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第二十五條指出,結合增值稅轉型完善融資租賃稅收政策。隨后,財政部、國稅總局會同銀監會等相關部門開展調查研究,并與租賃公司共同商討解決辦法。
此次稅收新政規定,融資性售后回租業務中,承租人出售資產的行為不確認為銷售收入,對融資性租賃的資產,仍按承租人出售前原賬面價值作為計稅基礎計提折舊。租賃期間,承租人支付的屬于融資利息的部分,作為企業財務費用在稅前扣除。
值得一提的是,新政還對以往的問題提出了妥善解決辦法,明確此前因與本公告規定不一致而已征的稅款予以退稅。
“稅收、法律、會計、監管是融資租賃的四大支柱,此次稅務總局發布公告明確售后回租不需繳納增值稅意義重大,消除了廣大需要融資租賃的單位的疑慮與擔心。”胡繼良說。
作為國內最早成立的融資租賃公司之一,華融租賃前身是浙江省租賃有限公司。2006年3月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對其進行重組,成為其控股股東,股權占比99.9%;2007年8月更名為“華融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
數據顯示,自2006年重組以來,華融租賃累計投放405億元,上繳稅收4.15億元,實現凈利潤8.23億元。至2010年8月末,公司總資產達到266億元。在全國金融租賃行業中,華融租賃的凈資產回報率、上繳稅收總額、客戶數連續數年名列前茅。
截至目前,華融租賃已在企業技術改造、公共交通、工程機械、環保能源、船舶、醫療等多個領域為4000多家企業提供了融資租賃服務。
今年5月,華融租賃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10億元金融債券,開創了金融租賃公司通過金融債券方式進行市場化直接融資的先河,標志著我國金融租賃公司正式進入金融債券發行市場。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努力發揮融資租賃的獨特優勢,實現與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錯位競爭,既體現出以項目貸款為主、期限較長、一次借入分次償還、租金支付方式靈活等自身特色,又成為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有益補充。
“隨著直接融資租賃、融資租賃涉及的進出口關稅等政策的不斷完善,將會進一步促進融資租賃業發展,從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胡繼良說。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