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三一工業城18號廠房內人潮涌動,匯成一股熱鬧的卡其藍海洋。2010三一集團技術運動會決賽在這里隆重舉行,來自全集團的16支隊伍、60余名選手意氣風發,共同角逐叉車、焊接、車工、服務、研發等10個項目的冠軍。
■巔峰對決精彩紛呈
上午九點,三一集團總裁唐修國宣布比賽正式開始。來自三一重機的挖掘機首先奉上了一場毛筆字表演。只見白色宣紙在地上展開,一支毛筆綁在碩大的鏟斗上,隨著操作手全神貫注的操作,毛筆在宣紙上精準地寫下“三一品”三個字,贏得觀眾的熱烈掌聲。這時主持人說道:“這三個字還不算難的,接下來我們看‘質’字如何撇彎。”在大家的注目下,只見毛筆不緊不慢地蘸墨、落紙、走筆,流暢穩重的一撇出現在大家眼前,挖機又一鼓作氣,寫完了這幅“三一品質改變世界”的書法。表演完后,操作手對自己的愛機非常滿意,他說:“書法的成功,全仰賴挖機的品質過硬。”
挖機斟啤酒、叉車穿繡花針、工藝品鉚接等表演賽也一一登場,一個個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操作手“人機合一”的精湛技術下輕松完成,讓觀眾大飽眼福。
與此同時,各個項目的決賽已經激烈上演。這邊,叉車版“灌籃高手”正在直播,叉車工人操作著笨重的機器,輕巧地從鐵架上將籃球取下,一個嫻熟的倒車轉身,將籃球投入對面的籃筐內,僅僅幾分鐘,6個籃球就全數投籃成功;那邊,一排車工站在車床旁,時而拿卡尺測量尺寸,時而快速旋轉機器,雙眼始終牢牢盯著具有極高精度要求的加工件。汗水從他們臉上滴下來,厚厚的工裝全被汗濕,但他們顯然顧不上這些。焊工棚里,焊接的火花在歡快地跳躍;服務區內,現場油泵拆裝迅速而熟練;涂裝車間內,穿著厚厚的工裝,帶著防毒面具的選手們技術純熟……
在這個舞臺上,來自集團各子公司、事業部的技能高手大展身手,展示了一線工人的風采。在頒獎晚會上,三一重工執行總裁易小剛向獲獎者頒獎,這些獲獎者不僅可以獲得高額獎金,在技能等級上還將破格升級。易小剛號召大家向獲獎者學習,在全集團范圍內掀起一股學技術的高潮。
■技能培訓豐富多彩
“要想富,學技術”,為勉勵工人認真學好技術,梁穩根董事長曾如是說。為了幫助工人提高技能水平,近年來,三一除了舉辦各級別、各工種的技能比武外,對工人的技能培訓也越來越重視。
今年9月,三一集團特地從日本焊接中心請來專家,為來自集團各事業部的26名焊接骨干進行培訓。培訓采取每月脫產培訓6天的形式,將歷時半年。據精益質量總部人力資源部部長胡江學介紹,今后,此類培訓還將持續擴大。
三一重機還在集團內率先推行“多能工”考核認證制度。顧名思義,多能工是指一名工人同時掌握了多崗位技能,更加適應精益生產的要求。今年8月,小挖公司裝配車間101名裝配工人參加了“多能工”技能認證,最后,有75人順利通過了考核,獲得了“多能工”的證書。
為促使工人牢牢掌握作業標準,三一科技推行“以考核促培訓”,技術人員深入車間,指導工人學習作業標準,并反復多次考核。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如今,三一科技的作業標準掌握程度居集團前列。此外,三一科技還專門成立了焊接技能培訓中心,配備了14臺焊機,并聘請專職老師,對新入司的焊工進行培訓。
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不僅能更好地幫助工人成功,也是產品質量的重要保障。如今,集團內各種技能比武如雨后春筍,在公司內形成了濃郁的技術學習氛圍;而各類技能培訓班的相繼開展,也為工人提升技能提供了有效途徑。(周淑芬)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