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5日從工信部了解到,工程機械行業“十二五”規劃已經基本完成,有望盡快發布。規劃預計未來5年,全行業的年平均增長率大約為17%。
記者還獲悉,規劃鼓勵兼并重組,給予龍頭企業更寬松的發展環境。
內外需市場共同放量
規劃預測,到2015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銷售規模將達到9000億元人民幣,年平均增長率大約為17%,其中出口占200億美元左右,成為名副其實的工程機械第一大出口國。
參與起草規劃的人士指出,9000億元銷售目標將得到社會投資高增長的支撐。“歷年的市場需求與投資規模具有正相關關系,根據對"十二五"期間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平均應該控制在20%上下的這一基本判斷,分析得出,2015年我國對工程機械的市場需求將達到8510億元水平。”
除了內需的增長,工程機械行業的外需市場也將延續目前的高增長勢頭,從而在“十二五”繼續放大。在國際工程制造大國中,中國近年來的出口成長性最強,2008年出口額比2002年增長了17.8倍,已經成為國際工程機械主要出口國家。
而企業也同樣看好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前景。徐工集團、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都規劃在“十二五”末年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以上。柳工股份和山東重工集團的目標是500億元。其他11家大型企業也制定了宏偉的發展計劃。
引導龍頭企業向高端發展
目前,除中國之外,國際工程機械制造業主要集中在北美、歐盟、日本。為了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實現制造大國到強國的轉變,《規劃》要求,全行業要進一步提高產品銷售的技術附加值。
根據介紹,當前工程機械行業的一個突出問題是,關鍵零部件制造及核心技術嚴重制約著行業發展和產業轉型。上述人士表示,“部分國際強勢企業出于對本國產業安全的考慮,要么不給,要么限量提供,還有提價、延期交貨等多種方式卡中國企業脖子。”
對此,該人士表示,“必須把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作為重要目標來實施,加強基礎技術和關鍵配套零部件的創新研發體系建設,要篩選一些共性技術,編制具體的專項規劃,并列入"十二五"期間工信部和商務部的重點支持發展對象。”
而對于以上關鍵技術的研發創新,龍頭企業無疑最有實力。此外,規劃還明確,將引導工程機械產品結構向中高端方向發展,通過環保排放、安全、能耗等技術與法規標準,限止低端產品的入市,在“十二五”期間要使高端產品的比重達到相當水平。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