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速達到10.6%。雖然第三季度同比增長9.6%,比第一、二季度增速要低,但如果去掉去年經濟前低后高的基數原因,實際的經濟環比速度是在加快。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祝寶良認為,隨著08年四季度4萬億投資計劃啟動,促進民間投資的措施以及10大產業振興計劃等戰略產業發展規劃的出臺,中國宏觀經濟開始呈現加快的復蘇特征。
“政府剛剛加息,說明擔心經濟下滑的因素減小,目前政策以穩定為主,下一步的調控是否加碼,還要是情況而定。”祝寶良說。
記者了解到,國家發改委已經召集中國國內的鋼鐵、汽車、石化、機械等行業,對前三季度經濟進行了研討。一位專家指出,下一步要考慮房地產和節能減排形勢問題,9月份的減排可能仍不如預期,加大節能調控力度面臨可能。
環比增速加快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速出現了同比增速下降的情況。一季度增長11.9%,二季度增長10.3%,三季度增長9.6%。不過,經濟是否真的是在放慢,仍是個謎。此前的上半年經濟數據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就曾指出,二季度經濟相比一季度是否加快,仍須具體測算,難以給出結論,“因為環比的計算相對比較復雜。”
而此次盛來運則明確表示,第二、三季度經濟增速的適度回落,主要還是由于去年基數較高,以及今年主動采取的一些宏觀調控措施的結果,下滑的幅度在收窄,工業生產的增速也是這樣。
“三季度經濟出現企穩的跡象。6、7、8、9這四個月規模以上工業的增加值增長速度基本上都是在13%-14%之間,而且增長速度有向近三年的平均增速收斂的跡象。”他說。
此時,在經濟增速同比下降時,反映中國制造業未來趨勢的采購經理指數PMI指數9月份比8月份較上月上升2.1個百分點,達到53.8%。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祝寶良對上述數據有獨特的解釋。他認為,PMi統計調查的是環比,其上升也說明制造業訂單未來向好。工業和經濟增速是同比下降,環比也是在上升,這是一致的。去年的一季度是5.1%,二季度是9.1%,三季度是12.4%,基數也是不斷抬高。今年一季度增長19.6%,二季度增長15.9%,三季度增長13.5%。這樣去年和今年3個季度增速分別相加,數字是24.7%、25%、25.9%。不斷加快,同時7、8、9月的工業也出現類似的情況。
工業兇猛
無錫盾建重工制造公司10億元投資就是例子。該項目可年產100套盾構掘進機、400套盾構管片模具和2000套無砟軌道板模具,年產值約50億元。上海交大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副院長高峰告訴記者,盾構機主要是涉及到隧道開掘設備的生產,投資巨大,帶動關聯產業多而長。“盾構機一般用一次后就報廢,所以全國的需求很大。”
據悉,目前國內有30多個城市正在申請建設地鐵,而全國高鐵在2020年僅僅運營的客運專線里程就要達到1.6萬公里。中金公司預計未來10年僅僅地鐵就需要投資3萬億。高鐵更是數字龐大。如此龐大的需求不僅不僅僅直接拉動當地經濟增長,相關產業也被啟動起來。比如僅僅相應的盾構機等設備制造業年就有200多億的市場。
由于類似盾構機屬于新興戰略產業的內容,地方對之投資的積極性比較高,這也是地方經濟仍位于高位的原因。江蘇發改委工業處處長陳明告訴記者,江蘇裝備工業對于經濟的貢獻率在提升,發展形態良好,這與高耗能產業發展放慢還不一樣。
此前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9%,比7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盛來運此前分析指出,工業增速的回升主要是由裝備制造業等帶動,由此帶動了工業增加值的回升。而9月份的裝備制造業也未見多少放慢。其中通用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達到202%,高于上月0.1個百分點。
記者獲悉,目前各地啟動類似新興戰略產業規劃,并加快大型項目投資建設的積極性很大,這使得整個投資有繼續加快的可能。比如前三季全國計劃施工投資新項目減少12465萬個,只有256798個。但是投資額度卻達到458142億元,同比增加24.5%。盛來運認為,項目減少,額度增加,“這(可能)說明單個項目的投資規模是增加的。”
盛來運也認為,考慮到企業家信心指數和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上升,反映出未來經濟需求較大,盛來運強調,“回升向好的勢頭進一步鞏固。”
調控適時加碼
祝寶良認為,下一步是否加大調控,需要根據情況而定,其中房價是否再繼續上升,成為是否加息的重要因素。但目前需要穩定內需,以避免經濟走向過熱。
記者了解到,國家發改委在上周五舉行了經濟形勢討論會,邀請各行業人士就調控提出意見。如果工業行業的節能仍不如預期,可能在10-12月份還要加大調控力度。
數據顯示,三季度六大高耗能行業的工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是10.5%,比二季度15.1%回落了4.6個百分點,回落的幅度比較大。不過如果剔除去年基數的原因,到底今年以來高耗能產業環比增速如何,仍無統計數字可以公布。
蘭格鋼鐵信息中心研究員張琳近期到各地進行了考察。她懷疑盡管國家采取限電措施,不少鋼鐵企業可能在采取自備電的辦法在加快生產,這樣自備電可能不被統計進入國家用電數字里面。“有一家中部省份的大型鋼鐵企業就是盡管在虧損,但是仍在加快生產,他們說看好明年。”她說。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高級經濟師高偉則認為,如果高耗能產業的調控不如預期,并且不能帶動整個國家的單位GDP能耗達到目標,可能就需要繼續加大調控。“再出新的調控政策也不是沒有可能,目前一些地方出的是行政政策。”她說。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