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24日,以“自貿區與新機遇”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作為中國工程機械的排頭兵,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攜其全系列產品超強陣容震撼亮相,受到了與會者的高度關注,柳工以領先的研發創新能力呈現了中國民族品牌強大的實力和發展前景。
柳工大氣勢演繹民族之魄 智能新星閃耀全場
此次參展柳工的展覽場地達500平方米,整個展位設計精致,創意獨特,氣派大方,柳工各領域工程機械整齊排列,一字排開,挖掘機伸開巨大的雙臂歡迎四方來客,陣仗巍峨,氣勢磅礴,力量與精致的高度搭配,科技與設計的完美組合,令人矚目的視覺饕餮盛宴。 作為一次展示柳工機械精湛科技性能,中國民族工業發展實力不斷躍升的良好窗口,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在本屆東盟博覽會上盡顯領先者的風范。在展會上,柳工將攜帶其明星產品:CLG856裝載機、CLG922D挖掘機、QY25A5起重機、CLG6120壓路機、CLG416平地機、CLGB160推土機、CLG509A攤鋪機、CLG375滑移裝載機、CLG777挖掘裝載機、CPC30、 CPCD35叉車、YZH5250GJBHW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等產品高調亮相。其中最耀眼的當屬:戰略產品智能新星D系列挖掘機。
柳工自主研發的智能新星柳工CLG922D挖掘機,在展會上更是賺足了觀眾的眼球,這款產品的主要優點在于省油、效率高、便于維護和可靠性高、其節能效果可以達到12%,具有目前國際先進水平,參觀客戶對此無不給出由衷的稱贊。智能新星柳工CLG922D挖掘機采用柳工自制機身結構件,大臂小臂采用加強加粗型。型材骨架式結構,可加裝防落物、防飛濺裝置,有效保護操作手的人身安全操作靈活便捷。先導手柄操作省力、靈敏度高,對動臂、鏟斗的微小動作控制更加準確。并且可以實現模糊控制,根據外負荷需求的能量,對機器內部實現聯動轉換,從而實現協調控制,并達到預期的節能效果。這些拳頭產品在展現柳工產品安全、低碳、先進可靠的同時,也表達了柳工“客戶導向 品質成就未來”的核心價值觀與助力中國-東盟博覽會共同發展的愿景。
展會期間,來自泰國、越南、新加坡等國家的客商看到柳工產品外形美觀大氣、性能優越可靠、價格合理適中,對柳工的產品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紛紛到柳工的展位咨詢產品性能、價格、銷售服務等方面的問題。許多國內的客戶對柳工新推出的小型工程機械非常青睞,外觀緊湊,靈活輕便的特點使其訂單也逐步遞增。有多名客戶表示博覽會結束后就與柳工洽談,計劃購買自己相中的事業好幫手。
打造東盟影響力 柳工版圖逐步擴張
開拓東盟市場只是柳工國際化戰略中重要的一環。從2002年開始,柳工就開始進入東盟市場,2004年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召開,為柳工邁進東盟市場敞開了大門。借助東盟博覽會這個交流平臺,柳工向東盟各國的客戶傳遞著“開放的、國際化的柳工”的自信。
2004年,柳工將越南作為馳騁東盟的首站,柳工直接在越南設立辦事處,與潛在的越南關鍵客戶合作,迅速在越南打響柳工的品牌,其中柳工壓路機銷售勢頭一直很旺盛,僅在2009年越南銷售壓路機就將近400臺。取得越南首站勝利之后,柳工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柬埔寨等國也先后設立了銷售機構。多年的辛勤付出也給柳工帶來了回報,2009年柳工憑借著其在東盟市場樹立的良好品牌,受益于東盟市場的貢獻,2009年共銷售整機1050臺,銷售額達3577萬美元。 2010年1月1日起,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全面開放,有8種工程機械整機將降低關稅,協定稅率為5%,比中國國內現行稅率低2~3個百分點。對于身處自貿區前沿地帶的柳工正是天時地利,柳工將有機會接觸和結交更多的東盟采購商,深入了解東盟工程機械市場的需求信息,在東南亞的廣闊市場中大有作為。2010年10月的第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也將使柳工更大的范圍和更高的層次的拓展東南亞市場。
近年來隨著東盟各國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期,對工程機械的需求也突飛猛進,柳工的工程機械產品因為品種齊全、性能優良、服務完善,深受東盟各國合作伙伴的厚愛與追捧,也使得柳工產品在東盟市場上的份額逐年上升。
提高國際化競爭力 打造世界的先行者
柳工工程機械產品多年來市場占有率穩居國內前列,是民族工業的領導品牌柳工以“全球客戶 全面方案”的高端國際視野,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先后在澳大利亞、印度、美國、南美、歐洲設立子公司和營銷公司,產品市場遍及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本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柳工集團向海內外客商充分展示柳工技術領先、性能優良的產品,提升了柳工品牌在東南亞乃至全球市場的品牌知名度,從而真正實現民族工業“走出去”的戰略目標。
“世界柳工,源自中國”,今天的柳工不斷創新,加強技術研發力度,用國際水平的領先科技打造響當當的民族品牌。為了民族工業的振興與發展,不斷艱苦拼搏、銳意進取,一個“海納百川、國際視野”的柳工已經揚帆起航。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