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三季報顯示,33家鋼鐵公司中僅有韶鋼松山、華菱鋼鐵出現虧損,合計實現營業總收入約9550.45億元,同比增長33.89%;凈利潤約240.05億元,同比增長525.04%。但專家認為,這并非市場自然形成,供大于求的格局未有根本改變。對進口鐵礦石的高度依賴,高昂的原料成本使國內鋼鐵業利潤受到嚴重擠壓。
近期,由于節能減排政策的嚴格實施,中國部分鋼鐵企業產量有所減少,鋼鐵市場嚴重供大于求形勢有所緩和,鋼價走勢平穩。鋼鐵業三季報表現不俗,凈利潤同比增長逾5倍,其中凌鋼股份、八一鋼鐵等鋼企業績均超出市場預期。
對于眼下市場出現的上述景象,接受中國經濟時報筆者采訪的專家認為,這并非市場自然形成,鋼鐵業供求格局未有根本改善。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中國鋼企仍將為國際鐵礦石巨頭打工,整個行業也將延續低效益狀態。
步入微利時代
上周,建筑鋼材價格有所上漲,以上海地區為例,建筑鋼材價格略漲20元/噸,至4190元/噸。11月2日,滬深兩市小幅高開,包鋼股份開盤漲停,鋼鐵板塊表現活躍。近期,受節能減排政策實施影響,建筑鋼材庫存連續兩周下降。
從鋼鐵行業三季報來看,表現不俗。按照申銀萬國行業分類,33家鋼鐵公司中僅有韶鋼松山、華菱鋼鐵出現虧損,合計實現營業總收入約9550.45億元,同比增長33.89%;凈利潤約240.05億元,同比增長525.04%。
其中,成功實現扭虧的上市鋼企有7家,包括?ST釩鈦、本鋼板材、包鋼股份、濟南鋼鐵、萊鋼股份、安陽鋼鐵、八一鋼鐵。凈利潤翻番的公司14家,包括河北鋼鐵、太鋼不銹、鞍鋼股份、三鋼閩光、寶鋼股份、凌鋼股份、鄂爾多斯、酒鋼宏興、方大特鋼、新鋼股份、馬鋼股份、柳鋼股份、大冶特鋼和西寧特鋼。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10月29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9月納入統計的77戶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2509.3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52%;實現利稅1181.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92%;實現利潤640.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8.05%,企業盈利總額提高。
證券認為,建筑鋼材價格上升和庫存下降反映出下游需求正在積極復蘇,旺季效應有所體現,預計未來1個月仍將持續。
對于市場出現的上述景象,中國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海民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筆者采訪時認為,這并非市場自然形成。這與各地采取限電、減產等措施有關,而鋼鐵業供求格局未有根本改善。
值得關注的是,同樣來自中鋼協的數據顯示,1-9月大中型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率只有2.84%,不僅大大低于我國工業行業5%的平均盈利水平,而且8月份當月銷售利潤率一度降至1.45%的低水平。
劉海民告訴說,2008年,大中型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率為6.8%,從6.8%下降到不足3%,跌幅超過50%,中國鋼鐵業真正步入了微利時代。
究其原因,固然與鋼鐵市場遭受金融危機沖擊和產能過剩有關,但同時,中國對進口鐵礦石的高度依賴,高昂的原料成本也不得不使國內鋼鐵業利潤受到嚴重擠壓。
我的鋼鐵網分析師徐向春認為,中國對進口鐵礦石的高度依賴短期難以改變,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鋼企仍將為國際鐵礦石巨頭打工,整個行業也將延續這種低效益狀態。
中國對進口鐵礦石的高度依賴短期難以改變,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鋼企仍將為國際鐵礦石巨頭打工,整個行業也將延續這種低效益狀態。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