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2010上海寶馬展(Bauma China)在新國際博覽中心拉開了帷幕。在“十二五”規劃強調“中國制造”亟待升級、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后,全國機械工業科技大會上提出要以調整結構為主,力爭早日實現裝備制造強國目標。本屆展會上,各機械裝備制造企業紛紛“亮劍”,彰顯中國工程機械的創新力與競爭力。
在國內樁工機械、挖掘機械以及工業車輛市場占有重要地位的山河智能在寶馬展上抱團推出了包括路面機械、煤礦裝備、起重機械等在內的12類核心新品,標志著山河智能產業方向正逐步朝著高端智能裝備制造產業集團邁進,也為企業成功貼上了“中國創造”的標簽。
山河智能展區
同臺競技 山河智能首創新品顯風光
寶馬展是目前建筑行業產品、技術和服務的重要營銷平臺,逐屆擴大的規模和影響力吸引了各大機械企業攜最新技術產品前來參展:徐工大噸位裝載機、噴漿機登場、柳工三核心新品亮相……包括挖掘機械、路面機械、起重機械、工業車輛等在內的各類新品同臺競技,令本屆寶馬展看點多多。
山河智能在展會上發布的2010新品主要有“SWE230S Hybrid混合動力挖掘機”、“SWEDM42旋挖鉆機”、“SWET858多功能電液履帶樁機及SMW工法鉆機”、“SWDF200輕型大孔徑潛孔鉆機”、“EBZ200型掘進機”、“9M攤輔機”、“1M洗刨機”、“SWDP大直徑隨鉆跟管鉆機”以及“雙動力頭螺旋鉆機”。其中,“SWDP100大直徑隨鉆跟管鉆機”、“SWSD2512雙動力頭套管式螺旋鉆機”屬國內首創產品,受到了業內外人士的高度關注。
山河多款工程機械產品參展
據山河智能基礎裝備事業部總經理朱建新教授介紹,“SWDP大直徑隨鉆跟管鉆機”結合了靜壓樁和鉆孔灌注樁各自優勢,卻將這兩種樁工工藝的劣勢也化為了優勢。這種SWDP大直徑隨鉆跟管鉆機動力強勁,能入中風化或微風化巖面,解決了靜壓樁不能入巖、擠土明顯以及不能滿足高承載力樁的缺點;同時它克服了大直徑鉆孔灌注樁施工方法泥漿污染嚴重和施工要求嚴格而難以大范圍推廣的局限性,實現了文明施工、適應地質能力強和單樁承載力高的目標。“相對于目前旋挖、沖擊鉆灌注樁等施工方法具有明顯優勢,是促進樁工工藝更新換代的創新型產品。”
而“SWSD2512雙動力頭套管式螺旋鉆機”是在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和經驗的基礎上,創新研發的一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其核心技術已獲國家發明專利等多項專利授權。它創新采用雙發動機配置,更適合無工業電源的現場施工;電動式動力頭更小、更輕、工作更平穩,適用于多種工法的施工;鉆桿連續排土,整體剛性強、鉆削力大、成孔精度高,施工速度快,可應對各種復雜地層強力鉆削;外側套管和潛孔錘的組合,配置相應的空壓機供氣系統,實現高效率鉆孔“入巖”。
業內人士指出,這兩款創新產品不僅有力說明本土工程機械企業有潛力與資質成為“中國創造”代表名牌,也大大增強了“中國創造”在國際工程機械領域的影響力。
自主創新 山河智能展現“中國創造”
被冠上“中國創造”頭銜的企業需要在不斷突破和創新的競爭淘汰戰中磨練而成。
山河智能成立的11年亦是持續創新發展的11年。以“原始創新、集成創新、開放創新、持續創新”構成的極具自身特色與卓有成效的自主創新體系,使山河智能在中國工程機械制造領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業界既震驚又振奮的產業奇跡。
1999年,山河智能創立,同年擁有8項專利技術的靜力液壓壓樁機成為其首款產品;2001年,山河智能自主研發的SWE40小型液壓挖掘機面世;2002年,設計新穎、技術獨創的山河智能SWDM多功能旋挖鉆機下線; 2007年,目前世界上絕無僅有的一款工程機械新概念機型——山河智能SWEL55挖掘裝載機在德國BAUMA展亮相;11月,該產品榮獲美國工業設計者協會(IDSA)頒發的2007年度“國際杰出設計大獎金獎”(被譽為工程機械設計創新的奧斯卡獎);2009年4月18日,SWE470大型挖掘機順利下線,山河智能成為中國體系建設最為完善的現代化液壓挖掘機制造企業……
參觀者現場觀看山河電控挖機表演
自公司創立以來,在自主創新旗幟指引下,山河智能承擔了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8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2項,包括“863”項目6項;16項成果獲省部級鑒定;獲得市級以上獎勵40余項,其中,“高性能液壓靜力壓樁機的研制及其產業化”2004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發明三等獎1項,一體化液壓潛孔鉆機獲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等;獲得專利百余項。
中國機械工業協會蘇子孟秘書長指出:得技術者得天下!面對當前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趨勢,只有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并且產品形成系列化、多元化,才能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當然,廣闊的發展前景會促使國內工程機械行業洗牌,相信一些行業骨干可在優勝劣汰中成功晉級,成為“中國創造”的新生代表。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