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廣州亞運會上,日本代表團以48金74銀94銅的成績位居金牌榜與獎牌榜第三名。其中,在射擊項目女子多向飛碟比賽中,日本選手中山由起枝以89中的總成績力壓中國名將高娥、劉英姿奪得一枚寶貴的金牌,圓了自己的亞運金牌夢。而中山由起枝的身份,不僅是日本國家射擊隊的重要一員,還是一位9歲孩子的母親,以及日立建機總部的一名普通員工。
金牌背后:汗水、執著與愛
出生于1979年的中山由起枝是日本射擊隊中的“一桿老槍”,曾多次代表國家出戰各項世界大賽,成績突出。其中,2007賽季飛碟射擊世界杯的冠軍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第四名,讓中國的廣大射擊愛好者認識了這位在日本家喻戶曉的靶場老將。而此次征戰廣州,狀態上佳的中山擊敗世界排名第一的劉英姿和多屆亞運會冠軍高娥,在摘得個人亞運首金的同時,也刷新了日本在多項飛碟項目上的最好成績。
冠軍榮耀背后,是中山由起枝13年的堅持與等待。賽后接受記者采訪時的中山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我必須要珍惜每一次訓練和比賽,因為我要照顧9歲的孩子,我每周只有3天時間進行訓練。”作為一名職業運動員,中山的成功源自對射擊運動的熱愛和不計其數的上彈、舉槍、扣動扳機;而作為一位偉大的母親、一名優秀的公民,她的運動生涯又飽含對家人的關愛和對國家榮譽的崇高捍衛。
中山由起枝1997年進入日立建機株式會社多向飛碟射擊部,正是從那時起,她開始了長期刻苦的訓練,并在一次次成功與失敗中不斷完成自我超越。這一過程中,日立建機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和優質企業文化,都成為中山冠軍之路上的寶貴精神財富,歷久彌新。
人才培養:尊重個性與實現價值
作為全球建設機械領域的領導者,日立建機株式會社以霞浦綜合研究所為中心,致力于在全球范圍內推進“人才培養”機制:集團開展豐富多彩的員工研修活動;與當地職業培訓學校合作,對即將進入社會的新員工進行專業培訓;面對頻發的心理疾病,日立建機引入EAP服務幫助員工渡過難關……在日立建機,每個人都受到尊重,員工的個性能夠得到毫無保留的釋放,讓公司在多元文化中保持活力。
目前,除日本總部和40家分公司外,日立建機在全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都設立了分支機構,培育國際型人才也成為集團的重大課題之一。在遍布全球的日立建機員工中間,不乏像中山由起枝這樣的公眾人物,他們在專精領域或公共事業中所做的努力無不得到公司的大力支持,日立建機也以此幫助員工全面實現社會價值。
文化構建:踐行“3C” 履行責任
企業文化的構建是一項長期、系統和艱巨的任務,日立建機以“誠”、“開拓者精神”、“和”為三要素,在企業內部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傳達與溝通機制,為所有員工營造舒適的工作環境。日立建機社長木川理二郎先生十分注重思想交流,定期領導團隊輾轉各國分公司,向那里的員工說明公司現狀并聽取他們的意見;員工座談會是更為常見的溝通形式,不同部門、不同級別的員工暢所欲言,誠懇地表達各方觀點和建議,便于公司及時了解員工心態,并對不足之處加以改進。
現在,以挑戰(Challenge)、顧客(Customer)、溝通(Communication)這“3C”為重點的“Kenkijin精神”正在集團內部廣為傳揚,形成被所有人認可并尊崇的企業文化內涵。與此同時,日立建機積極履行企業公民責任,在防止全球變暖、降低環境負荷、推進公益事業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貢獻,以長遠眼光看待企業的持續發展,并將這一思想融入對員工社會責任意識的培養,同樣成為日立建機企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中山由起枝成功的背后,既有汗水與淚水的澆灌,也與日立建機總部13年的人才培養和文化熏陶密不可分。中山的成就不可復制,但日立建機卓越的員工培育機制和企業文化將幫助更多人實現價值、回饋社會。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