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集團有限公司經過12年發展,已成為我國混凝土機械行業第一品牌,銷量世界第一,憑著自主創新精神,在工程機械制造領域構筑了“高投入高人才高創新高轉換高品牌高收益”的自主創新鏈。
何真臨說,三一集團之所以能在工程機械產業獲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到7%投入研發,將研發創新能力作為核心競爭力來培植,這是我國同行業平均水準的3-5倍。集團在長沙、昆山建造了兩大制造中心,在長沙建立中央研究院,在人才密集的上海、北京、沈陽等地設立研究院,就近指導產業園區的生產制造。
三一通過高薪、期權、項目獎以及幫助職工成功等先進理念,集聚了業內一大批精英。自1994年進入工程機械制造領域,三一通過全球采購、戰略聯盟等方式充分利用全球的技術、人才、資本和經營管理經驗,促使我們的技術和產品迅速升級換代。何真臨告訴記者,以整合資源為主要內容的核心競爭力,其涵蓋的資源范圍已不僅局限于自然資源和資本優勢,更重要的是人才。
而今,三一集團已成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三一重工研究院被認定為國家級技術開發中心。三一麾下已匯聚了一大批工程機械行業精英,研發人員1987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98人,中級職稱420人,享受政府津貼專家5人。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3人。
由于薈萃了行業高素質人才,不斷推出具有國內和世界領先技術的研發成果,三一創造了一系列“國內第一”和“世界第一”。何真臨如數家珍般講著:2004年,三一研制出世界第一臺三級配混凝土輸送泵;2005年,泵車銷售達800臺,成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泵車制造基地;2006年5月,400噸履帶起重機在三一成功下線,標志著我國大型起重設備的自主創新水平邁上新臺階……
三一集團產品已拓展到建筑、筑路、挖掘、起重、樁工機械等25大類120多種規格。還承擔了4項“863”項目、3項國家重點新產品項目、1項“十五”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研制項目、8項“火炬計劃”項目等20個國家及省級重點攻關項目的研制。
正是出于這種責任感,三一集團把實施專利戰略、加強專利保護,當作提高科技水平、參與市場競爭、開拓市場的重要手段。在香港金融大廈等重大工程中,三一泵與國外品牌叫板,創造了一連串的國內或世界泵送紀錄。2005年底,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將三一譽為“中國泵王”。通過高轉換,三一用12年開發了25個系列、120多個品種的產品,已申請479件專利,授權283件。
進入工程機械行業12年來,三一銷售收入每年平均以50%的速度遞增。2006年,三一實現銷售收入83億元,利稅超過10億元。何真臨高興地說,2005年,三一全年出口銷售收入1.84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增長166%。2006年,國際市場實現出口近1億美元。作為中國股權分置改革“第一股”,股價一路飚升,目前市值已達180億元。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